美文网首页
从岳父的突然离世,看如何面对死亡。

从岳父的突然离世,看如何面对死亡。

作者: 会写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09:39 被阅读0次

因为家父于两周前去世,这篇文章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两周前我岳父突发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离开了我们。在这两周来的时间里,我作为当局者、又作为旁观者观察着我妻子和岳母是如何面对亲人死亡的。

一、岳父的离开

2019年5月11日中午,妻子和我在我学校食堂里刚打好饭菜准备用餐,她便接到母亲的一个电话后瞬间惊愕了,电话里说她父亲突然不省人事了,怎么呼唤都没有反应。我妻子让母亲赶紧打急救电话,一边安慰着母亲不要着急。我心想平时都挺健壮的岳父应该不会有大事情,且救护车也在短时间内到达了现场。与此同时,我们也简单收拾了行李便直接打车往湖州赶。

在车上陆续接到岳母的电话,先是说已经到了医院抢救了,随后是一阵失控的哭泣,后是从旁人电话里得知医院已经放弃抢救了,最后听说岳父的遗体在岳母的要求下已经运回家里了。我妻子的身体不停的在颤抖,嘴里不停的说着怎么办,怎么还不到……从得知已经在医院进行抢救时所希望的父亲没事,到得知父亲已经彻底走了时的绝望,我不知道她在精神上能否承受的住,我只能在一旁搂着她,安慰语从“不要紧张,会没事的”换成了“你要坚强,我们一起扛着……”

出租车在路上行驶的漫长的两个小时,却是以片段化的方式结束了一个人的生命,“从家里出发-医院-再回家里”,岳父的生与死就在这两个小时内匆匆的发生了转化。等我们进了家门口的时候,岳父已经被换上寿衣,躺在客厅简易木板之上了。我妻子跪在她父亲面前哭唤着,我忍着悲伤在一旁扶着……过后不久,我和众人一起将岳父放进了冰棺。之后的两天两夜我们就在冰棺旁为岳父守夜,冰棺是透明的,看着岳父安详的面容,除了肤色因为缺乏血色变紫之外,就像跟平时睡着了一样。在这两天两夜的守夜中,我妻子一直在抽泣,根本就没合眼。

第三天凌晨岳父遗体被拉去火化,看着肉体最终变成一堆骨头,还能感受到未褪去高温的热浪裹挟着骨灰的气味,我想这就是人生命终结之后的味道吧。妻子坚持要她抱父亲的骨灰,说要抱着她父亲送他最后一程。由于挑选的是原石骨灰盒,分量沉重,加上她已经两天两夜未合眼了,我一直在鼓励她,一定要控制住情绪,要冷静,才能把父亲抱稳。同时我还让她叔叔和表哥在一旁搀扶着她,并帮忙护着骨灰盒,而我负责抱着遗照和篮子跟在其后。在开往公墓的途中,看着妻子瘦弱且疲倦的身体,双手紧紧护住放在她大腿上的骨灰盒,或许由于过于疲倦加上车子颠簸的缘故,看着她双手不由自主的耷拉下来,然后又使劲往回护住骨灰盒,如此往复几次,我的泪腺实在是控制不住了。

这是我第一次深刻的近距离地面对亲人的死亡,虽然他只是我的岳父,但是他的慈祥、和蔼、乐观、简单等特征在这短短的一两年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为痛失这么一位除了我亲生父母之外,最真心关照我的人的离开而感到惋惜。我也为从结婚以来至今,没有好好叫他几声“爸爸”,没有多陪他喝两顿酒,没有多听听他为我介绍当地的名人轶事而感到自责。我甚至没想到我岳父这么一位简简单单的老头,居然这么富有存在感。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存在感不在于多么轰轰烈烈、不在于多么聒噪,而在于你是否真诚的对待他人,当你离去时,让他人感觉到失去你这么一位真诚的人而惋惜,这才是真正的存在感。

岳父的突然离去,我们只能带着岳母跟我们一起回沪。由于平日里只租住一室户的小房子里,于是暂时只能给岳母支个沙发床睡在我们旁边。对于住惯了学校的集体宿舍,对于这样的情形,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这两周多的时间里,让我意识到了,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开,如何面对死亡,或许比死亡本身更加严重。

刚到上海之后,岳母便深深的睡了个午觉。我在想换个环境确实有利于让人放松,毕竟在老家的一周时间里估计她基本都睡不着。然后,我尝试着活跃家里的气氛,故意打开电视放综艺节目。想让他们的注意力得以分散。结果,他们一眼都不看我只好无趣的关掉。之后,听他们母女俩用方言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如果你爸在的话……”的句式,然后在某天早晨醒来,又能依稀听到岳母在说,真是想不通,怎么好端端的人就这么走了……诸如此类。渐渐地,我发现我已经不知道能说什么,和该说什么了。家里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可描述的氛围。我觉得重复安慰的话语并没有意义,真正的能帮助他们走出来的只剩他们自己和时间了。于是,我在家里只能沉默。当我在电脑上玩下游戏,看下视频,或许会被认为不能和她们保持一个步调而显得格格不入。因此,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给彼此一点空间,我现在选择到图书馆自习,或偶尔一个人出去跑跑、转转。也正是基于此,我才意识到如何从失去至亲中走出来,如何正确对待死亡是一件重要事情。

二、亲人离开为什么会伤心

伤心是因为有情感。一般来说,对于陌生人的死亡,我们只会惊讶或可惜而不会上升到悲痛的程度。这里主要原因是我们与陌生人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真挚的情感。对于亲人而言,朝夕相处、照顾与陪伴形成的情感是造成我们伤痛的主要原因。这种情感是怎么形成的呢?有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有朝夕相处的日久生情。但是在多年前看过作家刘墉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感情因为付出而加深。他引用了一个小孩会因为由他精心照顾的小狗的死亡而感到悲痛不已却不会因为爷爷奶奶的逝世感到过度悲伤。那是因为他对爷爷奶奶没有尝试付出,而对小狗却因付出而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将这一观点适用两种情形上,似乎也能解释的通:一是在恋爱分手时,付出更多的那一方往往受到的打击会更大;二是在“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所以成为被悲痛的情形,原因之一在于总的来说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永远大于子女为父母的付出,因此,子女离世给父母造成的打击与伤痛往往比父母去世给子女造成的伤痛要大。当然,并不排除父母失去子女的伤痛有来自违背基本生命规律、失去基因传承的恐惧、孤独终老的恐惧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分析两种情形:一是失去父母,子女为什么会悲伤;二是失去配偶为什么会悲伤。

1.失去父母,子女为什么会悲伤。

失去父母,让我们离死亡更近。按照上述观点,失去父母的悲伤应该不及失去子女的悲伤,但是,失去父母的悲伤足以令人扼腕。正如《百年孤独》里说的:“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也就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能够引起众人共鸣的原因所在。从这意义上看,子女对失去父母的悲伤中有着对死亡的恐惧的因素,因为,父母的离去让我们从情感上更加接近死亡。

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父母的离开是很突然的事情,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子女很少会有父母突然离世的思想准备。因此,很多子女是因为暂时能力不足,情势不允或者思想怠慢等等未能在必要的时候好好尽孝。导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请不要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心态搪塞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平日里对父母恶语相向,待到去世再来惺惺作态的。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在生活成本颇高的当今社会,子女在真正经济独立之前,只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在家庭中虽然可以对父母关爱孝顺,但是,依然有很多想带父母去实现的事情需要等到子女拥有一定收入和时间之后方可实现。而在现在三十未必能立的年代,能让父母吃好点、穿好点,带父母去看看陈年顽疾、比如修补下凋落的老牙,或者陪父母出去看看世界的愿望只能无奈延后。能够理解《北京五环外的真实中国》所描绘的真实图景,才能理解众多普通家庭下父母拉扯孩子的沉重感以及子女赡养父母不是仅有意愿就能实现。

失去最疼爱自己的人,从而失去了依靠。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是父母,鲜有例外。从出生开始,父母就竭尽全力庇护者我们成长,直到我们成家立业父母依然会倾囊而出。可以说,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入骨髓直到生命尽头的。客观而言,父母疼爱子女是有生物本性使然的因素,但是依然无法撼动父母之爱的伟大。一旦失去了父母,我们首先失去了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我们都会感受到安全感的崩塌。从此,遇到了挫折、受到了委屈都少了可以诉说的对象,少了给你出谋划策、抚慰心灵的依靠。

2.失去配偶为什么会悲伤

以往的生活状态被打破。悲伤的理由千千万,但悲伤的原因却雷同。失去配偶会悲伤也无非是配偶之间产生了缠绵的感情。通常而言,配偶是一辈子中互相陪伴时间最长的人,通常也是最了解对方习性、脾气、饮食习惯、兴趣爱好等信息的人。良好的配偶应当是“少来夫妻老来伴”。失去配偶,意味着失去了最忠实的精神伴侣,失去了最默契的生活搭档,失去了最坚固的依赖。失去配偶,意味着几年甚至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稳固的生活状态将被打破。除了失去无话不说的老伴而遭遇的孤独感,还要重新适应跟子女们一起生活所面临的习惯上的差异。

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要走出失去亲人的伤痛不在于要忘记亲人,而在于正确对待人的死亡。在给我岳父守夜的时间里,我就在思考和查阅如何走出亲人离世痛苦相关的信息。但是当时还是低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何不能顺利地从亲人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或许会得“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PGD)此种心理疾病的典型特征是持续悲伤、过度怀念、情感失调、严重的自责、失去自我等。并且知道面对重大丧失,人们一般会经历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沮丧,5.接受,五个阶段。

就像知道很多道理也依然无法过好这一生。知道不能过度悲伤,知道要振作坚强,却也不是轻易可以做到。情感的问题或许还是需要借助于精神信仰、精神寄托来慰藉。我在公众号偶然看到《陈老师的最后一课:如何面对老年、疾病与死亡》一文,对这位智慧豁达的陈司寇老人的晚年生活态度和面对死亡的做法感到钦佩。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的死亡是一件正常的没有悲伤的自然事件,这令三十岁的我也开始思考死亡这件事情。文中一段话给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人的感情要真挚,但不要太缠绵。……儿女也一样,我爱他们,当然舍不得分离。但是既然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我就不愿意他们将来被悲伤所累,所以现在就不去和他们太缠绵,不要他们一天到晚总往我这跑。”这是对看透生死与人性悲伤后的豁达对待,最后陈老师以绝食的方式自然地结束了她即将衰竭的生命。

看了索达吉堪布法师讲述如何面对亲人离世时说,他母亲很想听他讲的《法华经》,但是却在开讲前一天离开了人间。所以人生无常,总是会有遗憾。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世而停止讲经。他认为有文化的人要以有文化的方式闻思修行,没有文化的人至少也是念观音心咒。这让我有些许醒悟,每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修行,面对同样的死亡,不同的人都应该以不同的方式予以修行。这也就是我所认为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别人开导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不一样,但是却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或许只有当自己真正理解世界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的修行。该法师还讲述了《法句譬喻经》中的一个故事,这故事中介绍了世间有四种法则:

一是:常者皆尽,所有人们在分别念中所认为的常有的物质,根本不存在,一切均是无常;

二是:高者必堕,高位也好,财富也罢,到最后全部都会堕落、衰败,化为乌有;

三是:合会有散,凡是聚集在一起的事物,不管是家人、亲朋,或者世间组织,一切最后都会离开;

四是:生者有死,有生必有死,任何人也没有办法离开死亡的本性。

其实,就像史铁生总结的: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

第一,人生来职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就意味着痛苦。

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无论是佛法中的坦然,还是史铁生的悲情,其实都说明了人生无常、孤独、痛苦、以及最终都将走向死亡。

如何正确理解死亡呢?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在其《新共生思想》一书中提到,动物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眼看着狮子咬死长颈鹿是很正常的事情。长颈鹿被咬的时候会发出悲惨的叫声,不过,那只是一瞬间。狮子填饱了肚子,就又恢复了寂静,周围其他长颈鹿又开始泰然地吃草。在动物世界里,生死不过是一纸之隔,而在人的世界里,人的生命被教育成比地球还珍贵、还沉重。这种生与死二元论是非常严酷的。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怖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而将这种恐怖提高到最大限度的正是现代主义。西方现代主义告诉人们死亡和地域的恐惧,因此人们否定死亡,“拼命”地希望生存,认定死是“无”,是“空虚”,是恐惧。但是在作者看来,生与死之间并不是简单二元对立的,是有“无记”这种什么都不是的暧昧的可塑状态。因此,应该以比较轻松的态度看待生与死,以达到“生与死的共生”。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亲人离开。某位心理学家说,我们不是刻意去忘记,而是重新说“你好”。我们不必忌讳逝者,逝者是我们生命故事中重要的一部分,不管他在世,还是在别的空间,他都是我们生命的重要部分。我们透过逝者的视角分析就会发现,过世的人可以一直活在我们的生命里,活在我们故事中。就像我之前开导中说的:“父亲只是暂时先我们离开了,但是父亲还依然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多久,父亲就跟着我们活多久。“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对于亲人的突然死亡我们通常会产生两种幻想:“第一,如果我做了什么,亲人就可以不死;第二,死去的亲人在那个世界很孤单,希望得到我们的陪伴。“第一种幻想容易产生自责,这种幻想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忘却了死亡是比我们的强大的多的力量。第二种幻想是对爱就是要同甘共苦的误解,以为死亡是最大的痛苦,因此活着的人也要与其共苦。对亲人最大的爱应该是按照亲人的意愿和期待活下去。亲人离开时,即使没有留下任何言语,但是内心都会希望我们好好活下去,甚至是带着他的愿望好好活下去。不会希望我们活在因他离去的悲伤中。我们应当尊重亲人的原旨活的精彩和幸福。

喜怒哀乐都是人性最真实的感受,面对亲人离开,悲伤、不舍是一种本能的情感,很少有人能够控制它。我们能做的和要做的是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对待一切死亡,既无需做到麻木,也无需过度悲伤。因为虽然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离开人世,但是死亡这个结局谁都需要经历。从容的对待每一个人的生离死别,佛语常说生死轮回,期待亲人往生极乐。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因此,我们能做和应做的是善待生也善待死。

相关文章

  • 从岳父的突然离世,看如何面对死亡。

    因为家父于两周前去世,这篇文章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两周前我岳父突发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离开了我们。在这两周来的时...

  • 2021-07-25

    最近几年,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中陆续有人离世,这让我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所以对关于死亡开始关注。面对死亡,众人态度如何...

  • 谈死亡

    人之一生由开始到结束都得面对死亡,一是面对他人死亡,二是面对自己死亡。 爱人逝世,难话凄凉;亲人离世,流涕悲伤;友...

  • 我对死亡的恐惧与思考

    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可往往又少人愿谈,甚至成为禁忌。我们对死亡的了解,大多从亲人的离世开始。...

  • 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反而忘记了

    这几日,由于岳父大人去世。我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 原来每天尽管忙,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还能看一会书。岳父突然离世,...

  • 2017-09-15

    世事无常。弟妹的父亲突然离世,只说之前是一直高烧不退,查不到原因。 人到中年,开始真真切切的面对死亡。 孩子小时,...

  • 当我们开始失去

    网友说这个秋天有些悲伤,因为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相继离世。 活着的人暂未体会死的感觉,面对死亡会惧怕,面对别人的死亡...

  •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三七写作营

    20200722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应对死亡,特别是突然或悲惨的死亡,是一件希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永远不必面对的事...

  • 如果生命只剩下3个月,你有什么遗憾?

    今日艺术课内容,一个民族的死亡艺术,讲述了古埃及人民是如何面对死亡的。课后思考问题,如题。 突然面对这个问题,有点...

  • 什么事让你开始珍惜和情人在一起的时光

    自从学习医学之后,看遍了生老病死的常态,突然觉得死亡并不可怕了,但是真正触及我的是在大二那年舅舅的突然离世 舅舅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岳父的突然离世,看如何面对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n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