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行政转行但企业,公司就有一个传统的传帮带形式“师徒结对”,以前对师徒结对理解和认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自己并没有真正做什么实质性的事情,近两年,自己“人到中年”,对“师徒结对”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学习了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后,才真正认识到师徒结对是一种“繁衍”。他说:年轻的时候获得年长者的帮助,人到中年时开始帮助更年轻的人,这种传承,广泛地发生在工作领域。这种传承,也意味着从年轻时的新手,向中年时的专家的转变。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传承这种繁衍形式,在一些传统的“手艺人”或者“匠人”的工作中,尤为明显。
在工业化以前,你要学一门手艺,你要先拜一个师傅。这是一个很郑重的仪式,师傅都知道收一个徒弟的分量,不仅是要负责他们的职业生涯,也要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
师徒既是一种工作关系,也是一种包含情感的家人关系。
他们繁衍的形式也很像,只不过联结师徒关系的,从血缘变成了手艺的传承。不像现在,工作中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利益关系,连研究生都把自己的导师叫老板了。
工作中的繁衍,就被这种生硬的社会分工给切断了。
传承这种繁衍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技术上的,一种是关系上的。这两种传承都包含了某种形式的自我超越,因此都有繁衍的含义。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我有一个徒弟,天资聪颖,在和她的相处中,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陈海贤老师讲的传承这种繁衍形式的真正意义。当她找我认师傅时,我并没有立即就应承下来,而是让她列了个职业规划和近几年的发展计划,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考量一下她对自我的认知。她规划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行政序列比如做项目经理,一个是技术层面的,比如做景观工程师。我内心很欣喜是她对自己认识和把握的很准确。于是觉得收她为徒,并尽全力培养她。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约定一个月在一起交流一次,她基本做到了。回想起来,我在帮助她成长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帮助她找到了职业发展方向。她是学景观设计的,又是女孩子,所以我建议她走技术层面的线路,把技术学精用透,成为一名专家型的人才,靠本事吃饭。她听进去了,并努力朝这条路迈进。她搜集并整理了我们这个城市所有的苗木花草,制作了一本质量手册,详细记录了道路和公园适合种植什么树木和花草,生长周期,和不同大小的树木花草的价格等等,当集团公司开展内部遴选所属园林公司副总工程师时,在演讲开始时,她为每位评委提供了自己编写的质量手册,再根据自己对岗位的理解进行演讲,结果她真的名列前茅顺利应聘上了这个岗位。
2、教会了她如何与人处理好关系。她每次来找我“汇报思想”,总是会带着问题。有一次,她说自己交往的人很窄,并且和人在一起总不知道说些啥?我觉得她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因为我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她这个问题,有点没话找话说,不是很自如。我告诉她与人交流首先要抱着真诚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可以通过交流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所不具备的东西。第二要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第三不要害怕对方。第四从工作关系开始大胆去交流。近期她再来跟我交流时,我明显感觉到她的进步说话很轻松自如,话题也找的好,是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还专门向我推荐了007不出局,说的我心动的立即就加入了这个社群组织。
3、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和价值观。这件事几乎贯穿我们每一次交流始终。特别是婚恋观,她是在高中谈的恋爱,7年恋爱最终结婚,刚开始我是觉得她过早结婚,但不久前又离婚了。我知道后告诉她这个决定有点太慌忙,应该要征求一下周边人的意见的,我之所以这么讲,感觉我融入了自己对她的爱护,其实结婚不容易,经历了七年时间,那匆忙离婚就显得过于草率了。我认真地帮她分析了处理这件事情的不足之处,其实也不知道她是否接受我的观点,但的确是一件没有处理好的事情。
现在我专门建立了一个师徒群,一是方便交流沟通,二是每天学习打卡,我希望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工作、生活、学习的态度,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都能传授给他们,更希望看见他们快乐的成长,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的企业集团后继有人!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 我对"师徒结对”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