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反对高校生做全职妈妈”的帖子引起热议,全职妈妈,也叫家庭主妇,是已婚生子的女人的称呼。既然有学识和学历为什么要作全职呢?
妈妈一个很美好的词,在日本,全职妈妈是有工资的,而作为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用老人的一句话说“宁愿挖地,也不愿带娃。”社会福利还没有日本那么的完善。
在家庭琐事中,磨灭你的自信
作为妈妈,每天熬不完的夜,做不完的家务,还有对方的不理解,“不就是带个孩子吗,又没有让你去挣钱”,说这些话带着鄙视和不屑,每天像个陀螺,24小时不停的运转。
想想当初是为什么,娃是两个人的产物,最后栓住的是妈妈,爸爸只负责给钱,给钱。给了钱,你就必须闭嘴。然后他言之凿凿的出去胡吃海喝。
久而久之,你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废物,不被认可和鼓励的的环境下,之前,看过一个美剧《绝望主妇》,Katie是一个有4个孩子的主妇,每天下班回来,老公就会抱怨老板的不公平待遇,经常出差,她就说“我每天活的像在打帐。”
经常一个人手里抱着最小的,还要做饭,一会儿还要送另外三个上学,而经常那三个早已打成一片。
厨房里,餐桌上,所有的角落永远都是臭袜子,老公交找双袜子都要问老婆。
有一天,她受不了了,就给好姐妹抱怨,说“全职妈妈,是世界最难的职业。”好姐妹就给她说,让你老公当回全职。
后来,她重新回到职场,不到一个月,就升职了。
在不断繁琐的事情,亲人的不看好,老公的不认可,所以全职妈妈就越发活的没有自信。
做个“伸手党”,会让你进行人格的否定
在中国,全职妈妈都是没有工资,造成了大众对全职的误解,因为人一旦创造价值,才会有创造的回报,物质上的奖励,钱是最好的证明。
而全职,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家务,每天做着重复的,机械的。让人看不见的成就。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叫《人生在旅途》,讲西班牙的一对夫妻,男方爱狗,女方是一个家庭主妇,男方给钱她就要趴在地上,学狗的样子,接钱。
他还给女人买了一条狗项链作为礼物,并把它套在了女人的脖子上。
让女人睡狗棚,吃饭不用手,而用嘴在盘子里舔。
有天男人说,要条小狗,女人欣喜若狂,随后牵了条狗进来。
乘着男人睡着,女人用锤子让他的脑袋开了花。
电影虽然有夸张,但是确实是全职妈妈的悲哀,全职妈妈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老公的施舍,造成了婚姻的不平等。
正在一步步的吞噬你的人际交往圈,让你变成孤独的人。
朋友能够给你快乐,帮你分忧愁的。而全职妈妈整天围绕的是孩子,灶台,菜场。她们有跟菜贩子交流,砍价,买卖,心里关心的是做什么饭,买什么菜。
生活圈子小到,只要有人打电话就知道是谁,你所认识的最远的无非是谁的妈妈,谁的奶奶。
现在人的交往都带有目的性,朋友可是同事,可以是同学,没有时间和实力,你的眼界只有那么点。
我有个同学方方,她是个很厉害的人,结婚前在外企上班,结婚后当起了全职妈妈,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好,她每天有自己的行程,有健身,有亲子时光,有兼职,她说她一定不要落后,尤其是思想。
多看书,也是提升自己的方法。
做全职妈妈,没有什么,只是要能把控自己的人生,才是最主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