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吴亦凡莫名其妙地就被全网黑了一波,占据各大平台热搜榜前几名。
其实,吴亦凡的唱功被大家诟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为何突然就成了全网吐槽的全民性话题呢?话题热度窜升速度之迅猛,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引来各方热议。好不热闹,却也毫无预兆。
事情的起因,可能就是一个意外。但这件事情被闹大,绝对不可能只是意外。毕竟,近些年来我们被参与过太多这种借势危机公关的戏码了。
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就是被参与。
整件事情的开始,大概就是吴亦凡的一个迷妹无意间发现,有人在虎扑上发了些黑吴亦凡唱功的帖子。于是,出于对偶像形象的本能维护,她就按照以往的习惯将这件事分享到了粉丝群,饭圈的大佬可能也没太当回事,很正常地就开始控评反黑,与发黑帖的用户互怼撕逼啥的,维护自家偶像的公众形象。
本来挺常见一事儿,影响的范围也很有限,可为什么偏偏就在这几天迅速引爆,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存在即合理,但凡能够成为现象级别的话题,引发全网关注,就不可能只是巧合。这背后一定存在利益牵连甚至是危机公关,巧妙地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说到这里,你应该能马上反应过来,察觉到些许问题吧。这两天刷屏的各种社会新闻,迫切需要这样的热点话题来转移公众注意力。而事实告诉我们,有需求,就一定会有市场。
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套路。每次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没多久就必然会出现娱乐话题迅速吸引全网流量,分散公众对社会丑闻的注意力。
消除网民对一个热点话题吐槽热度的最好公关手段,就是制造一个新的热点话题迅速抢占舆论镜头。
最好是娱乐新闻,因为话题量大、关注的受众广、讨论的门槛低,很容易形成全民热点,迅速转移公众对上一个话题的注意力,使得一些丑闻即刻褪去热度,淡出公众视野。
相比于大规模删帖和全网封杀的传统维稳手段,这种制造新热点以转移公众炮火的公关手段,更具有隐蔽性和温和性,可以在不激发公众抵触情绪的前提下更好达到维稳效果。
毕竟大家都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一些乱象,来获得心理上的一丝正义感,人们对于吐槽和撕逼有着一种天然的满足感。
但是,能够瞄准靶心的观点型吐槽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更喜欢靠边站队,附和少数公知和大V的观点,仅凭个人主观情绪进行跟风型吐槽。
这么看来,你以为被舆论消费的是某个明星?其实,一直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是跟风吐槽的每一个人。不是公众在主导舆论的走向,而是舆论在玩弄公众的视野,你最终看到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想要你看到的。
等到有些人回过味来,再想追究先前的丑闻,就会发现热度早已褪去,抓住这件事不放的人已然所剩无几,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一切,就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反过头来看,好像各方都乐得其成。最高兴的莫过于有关涉事部门,化解了公众曝光的舆论压力,减小了后续处理的追查力度。微博、头条和众多营销号这些网络平台也获利不浅,既给足了上面的面子,又赚足了下面的流量,何乐而不为呢。
用来转移话题的明星,虽然短期内饱受争议,但也借势抢占了一波全网热度,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这年头,话题热度对于一个明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的结果,比一些暗地里自曝绯闻的低级炒作要划算得太多。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吴亦凡应该是被某些人拿来挡枪,本身并不知情。
至于参与其中的广大网民,只要不是事故直接受害者,吐槽什么其实还真没多大差别,况且娱乐新闻怎么着也要比社会新闻更能激发公众的吐槽热情吧。
别人越是费尽心机,试图掩盖的东西,往往就越是值得我们关注。至少,不应当成为他们转移焦点的帮凶。因为纵容作恶,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有些事能够突然爆发,我们负有责任。有些事很快就被忘记,我们也有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