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510591/6c976527cc5ac9ec.jpg)
30年的人生旅程,一多半的时间是离开父母的独居生活。从12岁离家求学至今,已有18年。越发认识到,人经历的很多痛苦和磨难,都有因果循环;当我们被生活打击地皮开肉绽,那些曾经的伤疤也将成为未来的铠甲。
小时候丢三落四,常忘记带回家钥匙。母亲从来不会因此提前回家开门,我要么选择在家门口苦守几个小时,要么到楼下小卖店请求一把坐着写作业的椅子。前者要付出孤独无聊的代价,后者要挑战我内向害羞的性格,总之,我要对我的行为负责任。于是我很快就养成了出门检查书包的强迫症,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不能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这是独立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想来这也是父母有信心送我离家的理由吧。
小时候母亲让我去学习小提琴、去读书、多写作,很久以来我都认为这是应试教育的“陋习”,虽然并不情愿,但为了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还是坚持下来。以前练琴、读书、写作的日子,感觉漫长地望不到边际,更是不理解。当人生开始有了经历后,才越发感激那些痛苦和磨炼。比如以前觉得“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行,二三其德”太矫情,可当经历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后,才明白男女思维的差异自古就有,便学会了释然;比如当面临了生活和工作上的打击时,才明白习练一种乐器是多么宝贵的蓄电能力,分散情绪的同时又凝聚起新的力量。
小时候如果没有考第一,我会拿着卷子在门口不敢开门。并不是因为母亲会生气,而是因为她根本不会责怪我,这给我带来极大压力。相比成绩优异时她会慷慨奖励、满足一切愿望,不责备反而让我感到耻辱,这种耻辱感使我不顾一切想要做到最好。因此,无需责备就达到了责备的效果。这样的耻辱感带来的上进心让我从学生生涯一路保持到工作。跟父亲在收拾母亲遗物时发现一张我写给她的信,大致是写我某次月考为何成绩退步的原因和下一步学习计划。看到那稚嫩的笔迹时,我很想从父亲手中抢走纸条,因为觉得有些丢人。但父亲如获至宝,小心翼翼收在母亲首饰盒里,对我说:“没有以前的志气,哪有今天的成绩?”有人曾问名校毕业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无理由地追求卓越,一定是其中之一。
是的,她已经不在了。那个于无声中教导养育我的人,那个在病床上颤抖地说我是她一手带大的人,还是比同龄孩子更早地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用死亡教会我生命的意义。
在她生命逐渐消逝的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有种盗梦空间的错觉——常常想我是不是坠入了某一重梦境,也曾考虑是否有勇气去用自杀的方法来赌一把,看能不能回到现实。当一直以来人生奋斗努力的理由坍塌,当生活里最重要的部分要被永久掠夺,我不清楚我要什么、我为什么、我怎么办。曾经会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一份虚荣心而坐立不安,面对“她要不在了”这件事,真是不足挂齿;曾经会因为一个工作细节、一份文字材料犯难到食不下咽,面对“怎么能救回她”这件事,不能更容易了。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她在还能抬起胳膊的时候,坚持着每天早上自己梳妆打扮,让每个来看她的人都有愉悦心情;她在一动也不能动的时候,坚持着保持清醒的意识,告诉父亲记得替她退回家庭困难的外甥拿来看她的钱、记得谁家生孩子了要随礼金、记得给她向单位交齐党费……
她惦念着很多人,唯独从未嘱咐我多少。她走后,我拼命想,她会想跟我说什么?她为什么不给我留些什么话?她太聪明,一定不是忘了。
她一定是有太多话想跟我说了,也许不说是想回避她要离开的这件事;她也极少在我面前掉眼泪,常要求将湿毛巾盖在眼睛上,我明知却又不敢问,我想她一定是相信自己不会离开。她留给我的话,只记得在某个心情很好的下午,她跟大姨、二舅妈、父亲很多人聊天,突然回过头来跟我说的一句,伶伶,你一定要走出来。
我怎么样才能走出来?我想走出来,又不想走出来;想忘记她,又不想忘记她。
在那无比痛苦又倍加珍惜的五个月里,我突然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工作和生活。虽然父母老去我早有心理预期,但真的要面对至亲分别,痛苦到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在她刚入院时,我曾提出长期休假照顾她,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一句“我们这样都是为了谁”,让我感受到,相比我的大树衰老速度,自己成长太慢太弱小了;在她稍微有点精神时,她拿着父亲的手机反复看我参加单位活动的各种视频、写的各种文章,到后来看也看不了,只能听——那一刻我觉得不管她在哪个世界,我都一定要继续做她心目中的“好学生”;在她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时,她一会儿叫我的名字,看到我来,开心又不开心,说的最多的话是,又耽误我的工作、影响我的前途了……
她走之前有最后意识时,我想是痛苦的。使劲倒气,留着眼泪。我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吼她还不听话不换上氧气面罩,总是有自己的小主意。她总是嫌氧气面罩憋得慌,但鼻管氧气已经无法满足她的吸氧需求,尽管难受,她最后一刻还是听了我的话。在她患病期间,她的一切治疗方案必须要我同意,她才接受。我知道她只相信我,宁愿相信临时用几个月时间恶补医学知识的我,也不相信她的主治医生。小时候,她是我的超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她只相信我。
她相信我,所以不给我多留一句话。
她相信我,她想说的我都懂;多说一句,都是我们两个的负担。
她相信我,不会让她失望。
我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强烈要求让她留在环境好、离家近的公墓,陪着姥姥和姥爷。我想这个安排,她一定会满意。因为我相信她相信我。
可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该如何走出来,直到站在她墓前那一刻。她变得庄严肃穆,我好像回到了小学生时,站在她面前,给她看成绩单。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她其实没有离开,我的身上流淌着她的血,我有着和她一样的想法,我还带着她的梦想——也就是我的梦想,还需要加倍努力。
如她所想,我好好照顾身体,好好吃饭;我又捡起了瑜伽,练起了小提琴;我常常跟父亲、大姨、大舅妈、三姨、姐姐和姐夫通话聊天,这些都是她最在意的人;我回归到工作,踏实、刻苦去完成每项任务;我坚持阅读、常常写作;我还加入了志愿者协会,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争取早日摆脱剩女圣斗士——这些她一定会欣慰。
我开始喜欢罗曼罗兰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给了我们伤疤,也给了我们铠甲;生活带给我们比悲伤更悲伤的悲伤,却也不忘让这些痛苦过往在适当时候凝聚起一种信仰,给我们疗伤。我仍旧相信,我们必将在另一个世界再次相遇;我仍旧相信,之后唯有加倍努力,才能在相遇时有底气向她要我的奖励——我们永不分离。
一切痛苦过往,终为幸福力量。这是她出的考卷,我不会令她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