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教育:拿什...
【家校共育】家访给予我的思考

【家校共育】家访给予我的思考

作者: 海绵们的蟹老板 | 来源:发表于2021-12-19 10:04 被阅读0次

前言:上周五下班后去了班里三个孩子家家访,初次家访心中却是忐忑,也认真做了很多工作。喜的是孩子们特别期待我到他们的家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的紧张。一轮下来,内心的紧张化为喜悦与温暖,昨天在写家访记录反思表的时候,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温暖”,此刻,也想跟您分享一下家访给予我的思考。

一、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内心的根

访谈的三个孩子性格各异,本想着会有完全个性的信息被看见,意外的是每离开一家我总会不自觉地跟同行的苗苗老师感慨“这家庭氛围太好了。”

无论在哪一家做家访,我都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家会跟您分享学校的事情吗?”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孩子与家长间有必要的有效的沟通时间,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仔细想想,这三个孩子虽然性格不同,但对生活、对学习都是充满热情的,这种热情不同于性格所展示出来的外向积极,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自信与向上的美好。在交流的过程中,无论是父母双方均有工作还是有一方全职,在孩子的成长中都没有缺席,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去温暖和陪伴孩子。从父母间沟通和相处都很够看到和谐、包容、支持、理解与爱等一些列温暖的因素。我们常说“环境育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也是温暖且美好的。家,是一个人最后的依靠和堡垒,父母为孩子们筑起的温暖且有力量的屏障后,孩子的内心的安全感是能够得到满足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也会给予孩子正向积极的语言沟通系统,孩子会习得正向积极的与人相处的模式,进而在不断的家庭沟通、社会实践里得到强化与生长,内心自信的根会向下越扎越深,向上开花结果。

温暖的一家

二、父母言传身教的力量不容小觑

家访另外一个要事就是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作为语言类学科,我和苗苗老师都特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有一个家庭做得非常好。妈妈跟我们分享到,爸爸是个“老书虫”,特别爱看书,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说再多自己不做到,孩子是不可能做好的。于是爸爸便带头,拒绝电视,拒接电子产品,主动阅读,积极做笔记。在爸爸的影响下,孩子也读了很多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爸爸看过的书都是满满的标记

做了老师之后被问到“老师,我们家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的频率实在是很高。每次我都会了解父母在要求孩子阅读时,自己在做什么。答案千千万万,唯独没有“看书”。当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事情或者成为什么样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应该先到那个地方去。当我们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时,那么家长也需要学会看书,让孩子看见你也在看书。为什么会一直倡导亲子阅读,其实就是阅读场的搭建。“看得见”的阅读场,其实就是家长“身教”的作用。

除此之外,想要搭建完整的学习型的阅读场,除了有“看得见”的氛围场,还得有“看得见”的物质场。在家里设立一个阅读角或者阅读屋,将所有的书籍都整齐摆放在那边,同时要有明确的阅读规则,让孩子知晓:家里的阅读角或者阅读屋就是专门用来看书的地方,是于学校图书馆一样地位的地方。孩子看见了这个阅读场的模样,也知道了阅读场的规则,自然在这个地方就能够与家长一起进行安静有效的阅读。

学习型家庭阅读场的建构需要物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精神的榜样。一个场的建立绝不是一天就可以落成,需要坚持与陪伴,学习型家庭总能够给到孩子最积极正向的引导,在走向理想彼岸的路上,我们仍要且行且思。

三、自我教育的力量

孩子的成长除了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还有就是自身的努力。在此次家访中有两件事特别让我感动。第一件事是在参观孩子卧室时,看到孩子的墙上挂着手抄的励志语录,在我自己读书时,特别是初三高三那会,我也会写下一些激励自己的语言让自己更加坚定的前行。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由内而外的传播路径,这种内驱力的作用往往比由外向内的激励更有力量更加持久。当看到孩子挂在卧室墙上的语录时,我由衷地觉得高兴和感动。

孩子墙上的手写励志小言

第二件是家长分享的孩子的变化。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在家每一次到手机时间时,姐弟两人别的事情没做就在那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今年变化特别大,即便拿了手机也不会去玩游戏,甚至连手机都不想玩了,只想看书。自己主动积极地去阅读,也会提醒和带领弟弟一起阅读。孩子的这一变化着实让家长欣喜,也确实让孩子的精神生活更加丰盈。

或许很多家长会羡慕说“我也希望我家孩子如此,可孩子做不到呀!”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一出身就自立自强,自我控制力超群,都是在日常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我常说这样一句话“当你想让孩子知道美,就要先让孩子看到美的样子。”当我们希望看到孩子独立,我们就要让孩子看到独立是什么样的;当我们想让孩子自律,我们就要就要让孩子看到自律是什么样子。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与看见中习得各种技能,也终是一个不断变化进步的生命体。自我教育是一道开放性的主观题,而对于现阶段的孩子他需要“看见”。

结语: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处于着至关重要且无法取代的地位的。如果说学校教育是给予孩子“术”,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给予“道”,“道”是根本,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思考之道基本上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这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特别热门,其根本就是在讲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远。我自己也曾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也从中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最近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家庭教育再次被捧上时代的舞台。在进行第二轮“家庭教育师”的系统学习过程中,我也越发有新的思考。有机会也可以跟大家多多交流分享。

相关文章

  • 【家校共育】家访给予我的思考

    前言:上周五下班后去了班里三个孩子家家访,初次家访心中却是忐忑,也认真做了很多工作。喜的是孩子们特别期待我到他们的...

  • 家校共育,让生命如花绽放

    家校共育,让生命如花绽放 ——《家访,让家校共育更有温度》有感 19306 泰安岱岳区大汶口镇柏...

  • 家访

    家访其实意义挺大的,促进家校共育,加强家校沟通。家访之前我也做了些功课。今天下午正式开始的,第一节课去了两家,托管...

  • 云家访那些事

    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是情感联结的重要途径,是家校共育彼此抱持的纽带。 一学期结束也是家访的开始,这学期因疫情我们...

  • 家校共育(20220611)

    今日收获: 张俊老师分享的《家校共育 幸福亲师:经验与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校共育的现状、家校共育的优势和家校共...

  • 2021-08-28

    万师访万家 家校共教育 ——屏山中学积极开展“万师访万家”家访活动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家校共育,屏...

  •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东马沟小学家校共育叙事 王俊霞 家校共育,让人忧伤让人喜;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 家校共育的思考

    家校共育一起发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单靠其中任何一方,其力量就会削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

  • 国内外研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思考并理解以下重要问题: 结合文献理解家校共育的概念,家校共育的重要地位...

  • 家校共携手,同心育英才

    新教育指出“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共育】家访给予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gn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