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现在骑的旧自行车很旧,是一辆弯把无梁自行车。
流行于八九十年代。
我骑废过好几辆自行车,论出厂日期,一个比一个晚,但论报废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包括一辆电动车。
只好一一处理掉。
而这个最老的自行车,依然骑着生风。
可见,生姜还是老的辣。
(二)
我不会换掉它。
现在,它已不光是我的座骑,还是我的朋友。
它已经有了灵性,如果我抛弃它,就是抛弃自己的朋友。
(三)
我是个恋旧的人。
也是个识货的人。
现在流行电动车,但我一直不肯换。可谓心不为浮云所动,志不以繁华而移。
(四)
其实不换车的原因很多,如下:
一是电动车太沉重,没有它轻便,坏了抗不动。
二是电动车依赖性强,依赖电源,却又储存能源有限,总是平添一道担忧,担忧即负累。
三是电动车会限制腿部运动,影响双腿血液循环。骑电动车爱冷,是速度生风与血液循环受阻相结合得出的结果,不能像自行车一样,在使用的同时还可以健腿健身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我当初因为腿疼而放弃自行车,改用电动车,也许腿不可能在不吃药求诊的情况下好的这么快而彻底。当然,若我有换电动车的随流思想,很难不产生乱用药的盲从心理,也就不能有机会冲破“药”障,发现很多现代药是绊倒“自愈”的陷阱……所以,天道算式中,现代人正在享受的物质生活,多是付出相应的精神代价换来的。
四是自行车简单、智慧、朴素、踏实。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岁月,从过去穿越而来的多功能智能健身机器座骑,不用我费眼睛去查资料学习健身方法,也不用我费脑子去辨证思考,直接使用它就可以了,它自带健身功能,资料中有的它能给我,资料中想不到的,它也能给我……
五是它更能给我安全感,比较信任我,也值得我信任。就算它出现一点问题,也不会消耗我太多能量,它静默地为我服务,或静默地被我服务。我和它彼此之间,没有强烈的波动。我不曾因为自己遇到不快而踹过它,它也不会无缘无故卷我。拥有它,我的心是安宁、祥和的。
六是它的智慧是自身接天地之气、行今昔之道、遇知己之人而生,于是自行车的智慧中自带人性与思考。而电动车称不上智慧,只是拥有智能,它的智能貌似超越了智慧,但它的智能没有阅历,没有思考,只有灌输与接收,以及执行,堪称迷信。就像现代的心理教育,只求养肥某失德职业,不求真相,不要良心,以至于很多学校的学生在心理操纵下全体确诊而毫不能质疑其中有诈。这对一个民族而言,无疑是悲哀的。
对一个群体虎视眈眈千年的另一贪婪群体的黑心名人说过:现代占争是没有消烟的心理、经济占争,而你们,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而经济、心理的残酷并不亚于削烟,两者的区别是:一个是气势汹汹而来,让人害怕警惕,懂得防备,有自保心理,有回旋余地;一个是笑面罗刹,美丽动人,让人甘愿拜在其脚下驱使,并自掏心肝献上,在麻痹中自我灭亡,自己不给自己留余地。
对于马某的电动王国我没有什么看法,当马某宣称开粉被纳入某“病”的特效药并作为“造福”人类(其对手人群)的科研开发项目,说明马特已经再次启动一百年前的经济被动机器,妄图重复用某粉换取金银的历史了。
贪婪是经济的癌症,心理谬导是心理的癌症,当两种癌症的利益达成统一——未来不会有人死于对手的萧烟,却有人不断被害于这两种内部癌症之手。
某地眺瞧扎堆,是因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附近有效益太好的心理医院。
确实,如果心理与经济混于脏腑必为大间……他们会联手帮对手挖肠割肺……
想到这里,我的自行车就算修炼千年成精,也只能甘拜下风!
(五)
自行车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孩子寻我、教育孩子自信。
孩子放学,会一眼看见万电动车丛中一辆自行车,惊喜地知道我来接他了。因为我的自行车太特别、太扎眼,太引人注目、太吸引审美疲劳者的眼球了。
孩子每天直奔我的自行车时,总是呼出以下台词儿:一、我一眼就看见妈妈的上世纪绝版古董豪车了!二、妈!你的座骑在这儿,你人跑哪去了?三,这就是我妈的豪车,老有年代感了。四,我妈用室外健身器材来接我了。五,这是我妈的宝驴(老是来迟、奔迟、路牛……)
(六)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换电动车?
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良久,答:晕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