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到葫芦岛,出站。
“奇怪,前方怎么如此多人?”我心里纳闷。记得出站口不应该这么拥挤啊?
拉着妞儿的手排队至跟前。
“从哪儿上车?”制服人员问。
“山海关。”我答,停下划拉健康码的手。
“走!”干净利落的手势,我们急忙走过去。
“北京上车的,朝阳区的出示健康码,接受检查。”后面,传来工作人员有些忧虑而焦急的声音。
原来如此!
“难道北京又又有疫情了?”我心里疑惑着。
想起刚刚乘坐的D101次高铁,正是从北京发过来的,我便有些无名的担忧。
“同车的有没有北京的?和我们坐对面的父子俩是不是来自北京?”我的心里,一连串的问号。
看来,对待疫情,我们还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原本以为疫情距我们很远,且都是外国人的事儿,但今天的出站让我意识到“我错了”。疫情,那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儿。如果不是国家的严密防控,我们恐怕也会和印度,美国以及欧洲的诸多国家一样陷入恐慌,哪儿会像今天这样疗养旅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