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花开见禅,花不开也见禅

花开见禅,花不开也见禅

作者: 潇清妩玉 | 来源:发表于2024-09-29 08:19 被阅读0次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认知的境界。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么体会的?”

桂琛指着椅子,问:“你叫这个是什么?”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说:“那你还没有领会三界唯心的真义。”

玄沙于是改口说:“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什么?”

桂琛说:“我也叫它竹木。”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最初仅止于表象或名相,譬如说那是“椅子”或“床铺”,这是第一境界。但椅子和床铺即使外观、功能有别,却都是“竹木”所造,能看出事物表象背后的共通本质,是认知的第二个境界。

六祖慧能在抵达法印寺时,正值黄昏时刻。晚风习习,吹动着寺里的一刹幡。他听到两个和尚在争论:

一个和尚说是“幡在动”,另一个却说是“风在动”,彼此争论不休。

慧能说:“能不能让我这个俗人参加两位的高论?我觉得这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吹幡动,说“幡在动”,这是只看到表象,是认知的第一境界。但不只幡动,附近的柳枝也在动,说“风在动”,点出它们共通的原因,是认知的第二境界。但归根究底,看到幡动、柳枝动,知道风在动,都来自心的观照,也就是“心在动”,这是认知的第三境界,也是认知的最终本质,所谓“三界唯心”是也。

不同的认知境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释,更进而左右我们的应对和处理方式。当你觉得不对劲,而想要有所改变时,如果你认为那是“幡在动”,那你就会想去改变幡;如果你认为那是“风在动”,那你就会尝试去改变风向;如果你认为那是“心在动”,那你就必须去改变你的心。

禅,直指本心,告诉我们应该认识什么、知道什么。

相关文章

  • 花器丨一支独放满于瓶

    花与禅,一直有着天然的、神秘的联系。 花一直在无声之间讲述着禅意。 比如,花开见佛。 比如,花的美,可以看得见;禅...

  • 禅见

    一、奔向她 冬日,清晨。 五点半,起床,洗刷。 他开车,穿过沉沉雾霭,从小城的南部,行驶到小...

  • 禅见

    鲁盼儿五点五十九分起床,洗刷。坐梳妆台,精心打扮起,搽薄粉,涂红唇,外配绿色羽绒服,下搭黑皮鞋。 一米六五的个子,...

  • 如花在野

    花, 是时间的表情。 见山见水,如花在野。(雪小禅) 2017年11月摄于乡下...

  • 【美玉欣赏】【花开见佛】

    【美玉欣赏】【花开见佛】和田玉籽料苏工弥勒佛挂件。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 抬头见禅

    等红灯的时候 抬头活动筋骨 不料竟窥到了 天上的 一幅画 一个境 P.S.拍完才发现,第一张有一个若隐若现的❤

  • 人生须向朴而归真

    宋代一禅宗大师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有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禅中彻悟,见山...

  • 自编的一首诗

    人见人爱, 花见花开, 车见爆胎, 鬼见发呆, 男见告白, 女见还来, 火车见不开, 飞机见坠海, 葱见倒栽, 断...

  • 《暮江吟》一课的教学反思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有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禅中彻悟,...

  • 在禅绕画的世界里,你见到了什么?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在禅绕化的世界里,你到底见到了什么? 见自己者。 把禅绕画当做是一种兴趣与爱好。从不知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开见禅,花不开也见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m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