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年 出生于波士顿,在家中17个孩子排行第15。
8岁上学。
10岁辍学,帮父亲制造肥皂蜡烛。
12岁去哥哥印刷所当学徒。
15岁在《新英格兰报》发表文章。
17岁离开哥哥去了费城,在凯默印刷所工作。
21岁创立“俊托”俱乐部。
22岁与人合办印刷所。
23岁与人合办《宾夕法尼亚州报》。
25岁创办费城图书馆。
26岁出版《穷理查年鉴》。
30岁受聘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创建消防队。
31岁担任议会议员、第一届费城邮政局局长。
32岁学习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38岁建立美洲哲学学会。
41岁建立州消防队。
42岁当选为市议员。
43岁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
45岁资助及创办医院;进入州议会,当选为市参议员。
46岁做风筝实验发现闪电放电。
48岁提出“奥尔巴尼联盟计划”,即“联邦政府计划”。
50岁任边防司令,在边境建立三个要塞,任费城军团上校。
54岁被选为皇家学会理事。
56岁 接受牛津大学大学法学博士。
58岁当选宾州议会议长。
60岁在他的争取下《印花税法案》被废除。
66岁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70岁起草《独立宣言》。
72岁参加巴黎和谈。
76岁与英国代表和谈,争取美国独立。
77岁出席英美合约签字仪式,宣布停战。
79岁和81岁两次当选为州长。
84岁在费城去世。
另外他还发明了许多农用工具、生活工具,拒绝申请专利,只为平民也能使用。
他为什么能在一生中做成这么多的事情,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呢?关键在于他的勤奋和务实的品质,善于学习和创新的优点。
他做学徒和自己创办印刷所时都非常勤奋努力,踏踏实实,获得赞赏的同时获得订单。他不讲究食物,节省时间用于读书。他学习写作,却不为卖弄才华,而用于实务。他多次在发起和推动事情时,都写论文,或印刷小册子,首先在思想上争取支持,达成共识,所推动的事几乎都能成功。他注重品德修养,自己写了十三条自律法则,每天对照反省,以求进步,这样坚持多年。他热衷公益,推动了多项公益事业,有的甚至延续至今。
下面是他的13条自律法则:
一、节制:食不过饱,饭不过量。
二、缄默:避免空谈,言必对己或对人有益。
三、有序:你的一切应井然有序,一时一事都要有周全计划。
四、决心:当做必做,做就要做好。
五、节俭:对人或对己有益才可花钱,决不浪费。
六、勤奋:珍惜光阴,做有益之事,避无谓之举。
七、真诚:不欺骗,有良知,为人厚道,说话实在。
八、正义: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逃避自己的义务。
九、中庸:避免走极端,容忍别人给的伤害,认为是你应该承受之事。
十、整洁:保持身体,衣服和住所的整洁。
十一、冷静:不因小事,寻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乱。
十二、节欲:少行房事,除非考虑到身体健康或者延续子嗣,切忌房事过度而伤害身体,或者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十三、谦虚: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去世前要求自己的墓碑上只刻下“富兰克林 印刷工人”。他的确做到了谦虚。后人尊称他为美国开国先贤。当今的美国政要人物与他的品德相差十万八千里,真的要好好向他学习才是。
如果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可以找到《富兰克林自传》来看。其实,这本书原是他通过书信写给自己子孙的回忆录,所以可以说内容非常真实和诚恳,且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他26岁时写的《穷理查年鉴》也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价值观,有些道理到现在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年少时看过这本书,有一些语句现在还记得,因为精妙、实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