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继续翻看《非暴力沟通》,看到说人的四种沟通模式
- 责备自己
- 指责他人
-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回想自己与人相处,大部分时候,都是在1 和 2两种模式中来回摆荡。偶尔能走到3,但往往还不能穿越感受,看清需要。做到4 就更难了。即便是正在很清醒地努力调整模式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因为一两个触发点引爆某种情绪,然后迅速地回到1 或者2的模式之中。
书中讲了很多关于仔细选择合适的沟通语言的例子。然而,我发现:语言和头脑是伴生的一对。一旦动用语言,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观察走向总结归纳,然后到评判,最后变成指责或自责。头脑一旦启动,很难停留在体会最初的感受和根本的需要上。
显然,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是超越语言和头脑的一种能力。我仔细回忆,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那么相信这也属于本自俱足的智慧吧。只是最近这智慧被蒙蔽得厉害!按王阳明的说法,功夫断了,捡起来继续就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