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无条件养育原则九——专注长远目标
在本书开始,我邀请大家思考,从长远来看,你想让孩子得到什么?
并且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某些特定的养育模式,实际上会阻碍你实现目标。
既然我们已经更加仔细的检验了其中一些方式,那就该将它们与我们认定的每个养育目标加以衡量。
例如,假设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能力维系健康人际关系,有求知欲,并从根本上对自己满意的人。
那么你的任务就是自问,使用“爱的撤回”类技巧、暂停、选择性强化你喜欢的行为,或对孩子简单的说:因为我是家长,你就得听我的。
这样是否更可能让这些目标实现?
实际上你惯常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根据你的最终养育目标加以评估。
这种反思不用每天系统的做,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时刻想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我们很容易掉进日常生活的琐碎陷阱。
所有的吵嘴和困惑都会让重要问题变得相形见拙。
好消息是当家长尽力记住知己更宏大的养育目标时。
也就是当他们将焦点放在任何更加雄心勃勃的大事,而非只是强迫孩子某一时刻的服从时。
他们就会倾向于使用更好的养育技巧,并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至少我们需要顾全大局。
孩子今天是否打翻巧克力牛奶,是否发脾气,是否忘记做家庭作业。
与你的行为是否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彬彬有礼,富有责任感且富有同情心的人相比就没有那么要紧了。
薇解读《无条件养育》原则九——专注长远目标
以下是解读部分
专注长远目标
如果让你给自己的养育计划定一个目标。
你会如何定?你想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道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养活自己的技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调剂生活的能力,有好奇心。
可能每一个正面向上的词你都会喜欢。
但放到现实生活中,你可能就很难分辨。你的行为是在帮助他取得这些能力。还是在帮助他关闭通往这些能力的大门?
当孩子向你问出十万个为什么时,你说:这有什么为什么啊,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阻挡了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当孩子作业写累了,出来喝口水,吃点东西,你说:作业那么多,还不快去写,哪有时间吃东西,快点去。
阻碍了孩子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孩子和小伙伴吵嘴了,你非要站在中间当法官,指出两个孩子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应该怎样?
同样阻碍了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孩子喜欢文科,你说理科才好找工作,工资又高。
于是孩子听你的,混出来以后才发现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孩子想做一件事,你不允许,说:我是家长,你就得听我的。
专制型家长最容易毁掉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时我们很容易困在某件事的正确性上,而忘记了我们的养育目标。
所以将时间线延长很有必要。采用这种思考方式,你会重新考虑你的要求和不说没必要的不。
这个原则的难点就在我们在当下做行为时,不能马上联想到行为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有多深。
这需要我们扩建自己的常识认知体系。
当你能将行为与后果一一对应,也就能顾全大局。
说白了就是多读书,多行路,多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