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保持学习动力

如何保持学习动力

作者: 一只青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8-15 22:56 被阅读0次

    你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告诉自己打完这把游戏就去学习,可谁知打完之后又情不自禁地点开了下一局;告诉自己要好好听课,可坚持不到几分钟就开始走神儿;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可坚持不到一两天就打回原形。于是,你晚上沉迷社交媒体无法入睡,白天早早醒来却不愿起床。而看到身边的获奖的同学不免心生焦虑,总想做点事情可就是没有动力。为什么你能够沉迷游戏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疲惫,而到了学习 5min都难于登天?接下来,我会和大家探讨这其中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没有动力去学习,即使逼迫自己去学习,也不能长久坚持?这里我觉得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的大脑感觉很疲惫,没有能量再去学习;二是我们没有学习的渴望,即使大脑不疲惫,我们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大脑感觉疲惫

    你是否常常会有“感觉一天没做什么,但就是很累,不想做事”这样的想法,当你产生了这种疲惫感时,说明大脑在给你发信号:它真的累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心累”的感觉呢?

    首先,我们的大脑的正常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大脑会产生腺苷这种代谢产物,当做完后我们开始休息时,大脑会将这些腺苷转换为ATP,然后当我们又开始做另一件事时,大脑则又会重复上述代谢活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留给大脑的“休息”时间并不多。想想看,我们的大脑是不是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零碎信息,在课间,在午休,在睡前等等这些理应让大脑休息的时间,我们却还是忍不住拿起手机刷着短视频,刷着各种新奇的消息。可能你还是个选择困难户,每天会因为今天穿什么,今天吃什么,今天干什么等等这些琐事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可能你还是个高愧疚感的人,每天都会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而进行大量的自我内耗。而上述这些行为,会大大地增加大脑后台的工作时间,使得腺苷在大脑中堆积无法转换,于是大脑便会给你发出疲惫的信号,让你没有动力做事情。那么如何减少大脑后台工作的时间呢?

    减少零碎信息的输入

    在日常的间隙时间,如果我们选择刷短视频,查看各种消息的话,此时大脑依然在运转,于是在做下一件事情时,就会感觉自己好像休息了,但又没有完全休息😶。所以,在休息时间时,我们可以选择听听音乐,散步,发呆,冥想等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完全不接受零碎信息,我们可以将其“化零为整”,即把这些刷信息的零碎时间放到一个整块的时间里去做。例如选择在每天9点到11点查看消息,刷信息,其它时间选择不看。这样既可以让你的大脑在一天中获得“喘息”的时间,也可以满足自己刷信息的需求。

    减少决策

    对于日常的一些琐事,我们最好不要做太多的决策,以节省大脑的能量。我们可以将这些琐事列一个清单,当面临决策时,照着清单上的选即可。例如,写下一周要穿的衣服,一周的菜单,每次出门必带的物品,每天要处理的事情等等。或者遵循自己的第一感觉,随便选一个就好。

    减少内耗

    我想不少人可能会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总觉得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其实,生活中并没有很多人在意你。班里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他有一天穿着两只款式不一样的皮鞋上班,结果回到家里才发现,于是呢他就有时故意穿着两只款式相差很大的皮鞋出门,观察是否有人关注他,结果却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意他奇怪的穿鞋方式。同时,由于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常常依赖于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来审视自己的学习表现,于是在那之后,我们似乎也会习惯于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认知自己。但我们也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没有那么多人会花时间评价你,而且很多时候人们对你的评价并不客观,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罢了。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评价自己,而不是依赖他人,没有必要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好好做自己就ok,这样不仅自己活得轻松,对你的大脑也是一种“解脱”😏。

    培养专注于当下的能力

    为什么有时当人极度专注于一件事时(进入了心流状态),常常不知疲倦,做完后还意犹未尽?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时,大脑便会停止不必要的后台工作,以节省更多的能量,也就是说,专注于当下可以让大脑保持活力。那么,如何培养专注于当下的能力呢?这里首推的方法就是冥想了,它不需要任何的工具,门槛也很低,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专注于当下,缓解焦虑,提高专注力。这里我推荐大家可以看下B站上的headspace正念冥想指南,里面有对冥想很细致的阐述,包括它的作用,种类以及操作技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f4y157pj?share_source=copy_web

    清空大脑

    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你突然被告知你要做一项你觉得很困难的事,于是你便开始自我否定,没有丝毫头绪,整个人异常焦虑,就这样让你的大脑持续内耗,结果精疲力尽没有动力去处理。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就需要让大脑停止这种胡思乱想的行为。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下的焦虑写下来,不带有任何评价。研究人员发现,当让一些学生在考前写下自己所焦虑的内容时,他们的考试表现往往更好。原因是,把思绪写下来会让你的大脑停止对它的思考从而有更多的能量应对当下。

    没有学习的动力

    前面我们讨论的是大脑没有能量的情况,但是有时即使我们的大脑能量充沛,我们却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宁可做其他的事情也不愿意去学习。这里我们就需要认识一下我们大脑中的一种名叫“多巴胺”的激素。它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从而产生做某事的动力。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电极与小鼠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部位连接在一起。当小鼠按下按钮时,它的大脑便会分泌多巴胺使它产生快感。于是,小鼠便会没日没夜地按按钮直到筋疲力竭。而当科学家把小鼠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部位切除时,他们发现小鼠便会一动不动什么也不做,甚至不愿起身吃饭。可见,多巴胺是我们做任何事的动力源泉。研究者认为,我们日常做的任何事都会有多巴胺的产生,即使是喝白开水也会产生多巴胺,只是产生的量会有差异。假设多巴胺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来源,那么此时我们如果缺少足够的学习动力,可能就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多巴胺的受体减少,另一种则是多巴胺分泌量减少。

    多巴胺受体减少

    我们知道,人是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因此,当我们的大脑长时间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时,其相应的受体自然会减少。在刷短视频时,我们总会觉得下个视频会更有趣,于是大脑分泌多巴胺促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往下滑;在玩游戏时,你的每一次行为都能得到即时反馈,让你很清楚你的行为会给你带来什么奖励,于是让你充满玩下去的动力。而若多巴胺受体减少,我们便会对一些低多巴胺的活动(学习,锻炼,整理房间等)失去兴趣,自然提不起动力学习。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设想一下,假如让你每天吃山珍海味,你肯定会觉得白米饭不好吃。但如果此时把你流放到孤岛饿上几天,你是不是反而觉得白米饭很好吃?同样的,我们可以尝试一周不进行任何高多巴胺的活动,让多巴胺受体趋于正常水平,即“多巴胺截断挑战”。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平和的方式,每周限制不做一项高多巴胺的活动,例如你每天会玩游戏,看社交软件,刷短视频,吃高热量食物,那么本周就不做其中的一项,其他的依然可以做,到了下一周再不做其中的一项,循序渐进。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做这些高多巴胺的活动。当我们的多巴胺受体回归正常后,这些高多巴胺的活动就可以作为我们做完低多巴胺活动的奖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q4y127KK?share_source=copy_web)

    多巴胺分泌量减少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样的情景会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14年前,有一位名叫布莱恩·克努森的神经科学家做了一个特别的实验:告诉被试者,当屏幕上出现某个符号时就期待自己可以赢钱,而想要赢钱,就按一个按钮。他在这个过程中扫描受试者大脑,发现只要这个符号一出现,大脑中释放多巴胺的区域就会发生反应,而被试者真正按下按钮赢钱的时候,释放多巴胺区域反而没有反应,另一个区域产生了反应。这就说明了多巴胺并非带来快感,它可以控制行动。当释放多巴胺的区域活跃,它会指引你下一步的行动,带来的是欲望、期待,而不是快乐、满足。如果该实验属实,那么就说明当我们产生对奖励的期待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促使我们朝着那个奖励努力,是对奖励的期待而不是奖励本身会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赋予意义(价值)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这件事赋予意义,即思考一下做这件事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或者说从这件事中我能学到什么。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他们将一家餐厅的清洁工分成两组,一组告诉他们打扫卫生能够促使他们减肥,另一组则什么都不说。于是,那些被告知打扫卫生有助于减肥的清洁工工作得更加卖力,几个月后体重真的下降了,而另一组体重几乎没有变化。可见,当我们知道了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时,我们就会产生对未来奖励的期待,从而给予我们做这件事的动力。因此,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了一些让你不快的事情时或者遇到一些你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件事能够让你学到什么,这样一想,你或许能减少抵触的心理。当然,我个人认为,如果只关注奖励只关乎结果的话,你或许并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正如电影《心灵奇旅》的主人公一样, 当他拼劲全力终于实现“为纽约最好的爵士俱乐部演奏”这一理想时,他并不快乐,更多的是空虚与失望。所以,关注结果只是给予我们开始做这件事的动力的手段,体验做这件事的过程才应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不妨可以试一下,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赋予其意义,得到动力后,再慢慢体验做这件事的感觉,试着去享受这个过程,这样,即使结果不如意,你或许也会觉得很愉快。体验学习本身或许也是学习的一种意义呢😀

    明确下一步该做什么

    当人们想做一件事情时,常常会出现畏难情绪,总觉得自己做不成,于是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人天生就对未知的事物有一种恐惧,即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相关信息掌握得不全面的话,我们是不太敢去做的。所以,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时,可以先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例如我想学习英语,那首先就得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赋予意义),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还是为了以后能够和老外交流,还是为了玩懂没有简中的游戏......确定了意义后,我们再来思考怎么去做,这里我们就可以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即将一个大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可行的小acts。还是拿学习英语为例,假如我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我就想想考试一般会有哪些题型,哪些题型的性价比最高。于是我开始收集资料,发现听力的性价比最高,于是我继续搜索如何提高听力能力......最后,我得到了一套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案,这样我对学习英语这件事情的畏难情绪就大大降低了,因为我很清楚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做,并且我也知道这样做确实能够帮助我达到目标,动力自然就来了。

    具体的思考方式大家可以看一下B站的这个视频,就是教大家如何通过收集信息抹除对未知的恐惧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64y1T7VD?share_source=copy_web)

    然后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论大家可以看下这位UP主讲的,相信看了之后能够让你拥有学习英语的动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E41157bX?share_source=copy_web)

    给予奖励

    我在上文中也提到过,我们可以将一些高多巴胺的活动作为自己做低多巴胺活动的奖励。例如,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奖励自己玩游戏,刷剧等等。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就会构建一个完善的反馈回路,即它会将低多巴胺活动与奖励联系在一起,此时当你再开始学习时,你的大脑就会自动产生对奖励的预期,即加大多巴胺的分泌量,使更有动力去学习。同时,这样做也能够让你在娱乐时收获更多快乐。

    好了,以上便是我个人对如何保持学习动力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让你在当下这焦虑的社会中得到些许解脱。其实,我们也不必去羡慕他人获得的成就,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享受自己所热爱的,体验做每件事的乐趣,或许,这才会让你活得轻松自在,让你拥有生活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保持学习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zl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