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印度小伙子来到美国打拼。作为一个计算机技术人员,他经过几番思考后,决定要做一些能改变世界的工作。当时的微软,完全满足他的诉求,于是他就投递了微软的简历。
接到面试通知后,在一轮接一轮的技术面试后,他来到了面试的最 后一轮。令他意外的是,面试官并没有问他技术问题,而是问:“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
小伙子诧异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拨 打 9 1 1。”这个答案差一点让他失去这份工作。面试官摇摇头说道:“你应该先把婴儿抱起来!”面试官告诉小伙子,我们都应具备同理心。不过还好,最终小伙子还是得到了这份工作,顺利进入了微软。
这个小伙子就是微软现任的CEO:萨提亚·纳德拉。
萨提亚·纳德拉是微软30年来的第三任CEO(创始人盖茨,第 二 任是鲍尔默)。他于2014年2月被任命为微软CEO,在此后的7年中,他带领微软重回市值万亿的高峰。2021年6月,他成为新的董事长。
在他写的《刷新》一书中,我了解到了一个万亿市值的CEO到底需要具备什么?他的背景和履历如何?以及他是如何做到的。
盖茨对萨提亚纳德拉的评价是:他总是处于一种对话状态,不断与客户、顶 尖 研究人员和高管沟通交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加大投入,比如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我的收获是作为一家数十万人公司的CEO,他的关注点是三个方向:拜访客户,高管团队沟通,顶 尖 研究人员沟通。对于一线经理来说,客户、团队顾问沟通,更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院长的总结:这本书讲的是是两个家庭的故事,一个是他个人家庭 一个是微软大家庭。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在几乎每一章中,他在描写在微软的工作中,都会夹叙夹议地讲到他的家庭。他也提出了这本书的主题是: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其中萨提亚着重讲述了两个很关键的词:同理心和成长型思维模式。我感觉这也是这本书的灵魂,只要深入运用其中一个,就足以学习好久了
微软高管团队 唯 一 的中国人沈向洋,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在微软员工与CEO(萨提亚)的大会上,Harry作为三位受邀者之一致辞介绍萨提亚,当时他脑海中在想“究竟是什么,让萨提亚成为担此重任的不二人选?”闪现出两个词:激励型导师和强悍的学习能力。在文中,这两个关键词也体现的 淋 漓 尽 致。
在被任命为微软新任CEO之前,萨提亚·纳德拉一直是一个 优 秀 的技术人员和负责人,有过很多过人的成就和荣誉。他被人评价为一个学习能力极强、待人和善、有同理心的人。
而他自己在总结带领微软取得成功的经验时,首要强调的方法就是:同理心!
当时的微软还在专注研发Windosw server的研发,而曾经的同级别竞争对手中,谷歌已经靠搜索引擎出圈,苹果的iPhone已经称霸移动互联网,亚马逊的已经靠云计算成功超越微软。
作为互联网行业曾经的霸主,当时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微软的市值的逐年跌落,更被很越来越多的公司超越。而微软自己,还被困在操作系统的业务内,无所适从!不但如此,微软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思想都越来越被禁锢。
但这个局面并没有让萨提亚·纳德拉望而却步,他努力的了解每一个团队的现状,跟每个关键的负责人沟通。他还领导了他从来没有参与的过搜索引擎项目,现就是微软现在的搜索引擎Bing。
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他 聚 集 了微软内部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陆奇(当时还在微软)。开了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会,在萨提亚·纳德拉的沟通下,大家都表达出了想做一番事业的心愿。最终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共识:要让微软重回 巅 峰。
他们从微软的Bing搜索引擎的构建入手,并以Bing为案例,同步构建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微软云:Azure!同时,微软开始大力投入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投入和应用。
其结果大家都知道,微软的Azure已经在世界云计算领域有了一席之地,而且搜索引擎以及人工智能,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看一下全新的微软Bing跟Chat GPT的 融 合 ,我们就可见一斑……
书中看似讲的是微软的重回 巅 峰 的历程,可无处不透露着“同理心”的影子。
同理心,我觉得是一个基本的做事原则。
其包括对用户、对同事、对业务的沟通和交流,都参照该原则。
仔细思考,我们常说的工作方法,比如换位思考、互用思维、体谅他人等等逻辑,皆出于同理心。
任何 有 效 的理论和道理,分析到 最 后 一定是很简单的。
被誉为仅次于孔子的明代圣人王阳明,创建了影响历代人的心学。在他创建心学的过程中,他构建了很多理论。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知行合一等,有很多都被记录下来。
但在 最 后 ,他给所有的理论都归结于三个字:致良知!
以我的理解,就是用内心的良知去驱使自己是思想,去判断这世间的万事万物!
所以,对于萨提亚·纳德拉“同理心”,或许跟“致良知”是一个道理。
大道至简,莫过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