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推理都应该建立在周密的调查基础上,经过调查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作出符合事实的判断。周新就是从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入手,深入调查,缜密分析,从而做出了令人信服的推理。
我们在推理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基础上,没有事实根据的胡乱猜疑,是站不住脚的。这样不但不利于你与周围朋友的相处,而且还会让人觉得你是个肤浅的人,对人对己都不利。
《朱子语录》说:“随语生解,节上生枝,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竹子节外生出了枝条,比喻问题之外又出现了别的问题。在一个案例中,往往又会出现别的作案人,办案人员如果不认真调查研究,而仅仅局限于形式,那么,很可能就会冤枉好人,酿成错案。如此中文的杀人案,如果一个不太负责的官吏,很可能就会断定凶手是临海秀才。而林海县令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而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终究缉拿了真凶,而没有酿成一起冤案。
质疑问难是发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开启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因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起点,一个人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为此,首先要激发大家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宣传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善于质疑问题的事迹,树立榜样,引导质疑。譬如,哥白尼对“地心说”的质疑,才提出日心说;爱因斯坦对经典物理的质疑,才提出相对论;沈括对古人采药方法的质疑,才写下了《采草药》这篇富有科学精神的文章……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宣传,使学生明白质疑对创新的重要作用,大大激发他们质疑的主动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洞察的敏锐性、想象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独特性、灵感的活跃性。培育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培养良好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质疑──析疑──解疑,是解决问题、促进事物发展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