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作者: 独步江岸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17:11 被阅读0次


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和你在一个频道

作者:江岸君

来源:在一个频道

1

之前,有人对湖南卫视《歌手》中,不断出现的被歌声感动得泪流满面的镜头嗤之以鼻,讽刺说是请来的专业演员。一度,以为然。

不期,上周五在家看《歌手》,竟然在一首歌声中潸然泪下,而浑然不觉。有的歌,入耳;有的歌,进心。

 “我长大了,会不会,去远方,成为谁。”

那么安静的一首歌,每一个音符却在叩问着曾经的困惑,便瞬间陷入过去的际遇,迷茫、挣扎、辗转。带着希望出发,带着责任回望,带着宿命般的铠甲,经风沥雨,全然装下。

过后,我想了想,自己是怎样被这首歌拿下的。

首先是歌名《长子》,身为长子,虽然家里没有皇位可以继承,但确实会被赋予更多的期望,有什么样的开始,就有什么样的继续。歌词先是简单的三个字,如不经意的呓语,等到四个字出现时,像是期待已久的、舒缓的长叹。词语极简,其意悠长。最后是旋律及演唱。沧桑而克制,安静而忧伤。这首彝族歌曲一夜间知音遍地,它找到了在一个频道的聆听者。

第二天晚间,儿子临睡前,跟他分享了这首歌,听到第三遍的时候,他安安静静睡着了。

2

用作家刘瑜的话来说,最近,日子过得有些稀薄,今天跟昨天没有区别,明天跟今天也一样,这样下去,接触的人都会得高原反应。刚好这时,一名很久不联系的前同事在微信上招呼,然后聊了几句,然后约第二天见见面。

地铁6个站,满打满算20多分钟。12年未见。

这是有多稀疏的关系啊!好在,见面瞬间便切回到原有的频道,没有刻意的打探,没有暗自的较量,这期间发生过的、未被知晓的事,好的、坏的,一件件抖落出来,轻松又自在。

这是一个常态。

同在一城,好久不见。

更多的人,在朋友圈里看到彼此的动态,在朋友圈里通过点赞打招呼。我是从未发过一条朋友圈的人,其实也说不清为什么。最近,却无意间进入一个隐形的朋友圈,微信运动。

它展示你每天行走的步数,间接描述你的行为轨迹,从你被点赞的多寡多多少少看出你的人缘。它在出卖你,它在考验你。它也在调频,看谁还与你在一个频道上。

一天,刚刚为一个也是许久未见面的朋友点了个赞。他马上打了个电话过来问,“最近忙什么呢?怎么每天比我走的路还多啊?”随手的点赞和真正的关心是有区别的。

3

当然,也有找不到频道的时候。

打一个人的电话,都需要在心里翻山越岭。

约了一个人坐坐,却后悔不迭,还不如一个人在家呆着。

还有那些固执地等在你手机里的各式各样的群。

有些群,你至今未冒过泡。显示七八十人的群,讲话的不过十来人。他们旁若无人地聊,却硬生生拉来那么多观众。能说什么呢?同学群里,很多同学,怕是当时三年也未说过几句话吧。都说同学的感情最真挚,最长久,那也得本身有感情才是啊。

那么多的群,那么多的尴尬。

4

想说话时,在一个频道,才不枉口舌。

多年以后,还有人与你在一个频道,你说什么他懂,他说什么你也心领神会,是很幸福的吧。

    朋友圈都没发过的人,为什么突然想写公众号?

那么多牛人,那么多大号,这时候来凑什么热闹?

有那么多声音,不一定被听见,因为不同频;

有那么多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也不能就此放弃;

有那么多解读,价值在哪里。只要有独立思考,无论见地如何,都有价值。

愿你,

在一个频道,

找到更多与你在一个频道上的人。

5

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谨以此作为开篇。

【原创文章,欢迎交流。跨平台,都是“在一个频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du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