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商》:给抑郁儿童提前打预防抑郁的“疫苗”

《情商》:给抑郁儿童提前打预防抑郁的“疫苗”

作者: 乐乐成长书架 | 来源:发表于2023-02-17 22:01 被阅读0次

和成年人一样,悲观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是抑郁儿童无助感和绝望感的来源。有忧郁倾向的儿童在出现抑郁之前就有了悲观的念头。这一发现表明,我们要抓住最佳时机,在儿童抑郁之前就提前为他们打预防抑郁的“疫苗”。

一项对三年级学生为期5年的跟踪研究,为悲观心态容易导致儿童患上抑郁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对于更小的孩子,他们是否会抑郁最强烈的预测信号是悲观的心态及重大打击的双重影响,比如父母离婚,或者家庭成员去世,孩子感到难过不安,而且父母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照料和安慰。在读小学时,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好事或坏事,孩子在想法上出现了重大转变,越来越倾向于将其归结于自身特质,比如“我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我聪明”,“我没有朋友是因为我很没意思”。

这种想法的转变发生在三年级到五年级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心态悲观的学生习惯把生活中的挫折归咎于自身的缺陷,他们开始陷入抑郁。

更糟糕的是,抑郁体验本身很可能会强化他们的悲观想法,因此即使在抑郁消失之后,孩子也会留下情绪伤疤,抑郁导致的悲观想法挥之不去:比如学习成绩差,不受欢迎,而且无法逃避消沉的情绪。这些想法如果固定下来,将来很容易导致孩子抑郁症再次发作。

值得庆幸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教导儿童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可以降低他们发生抑郁的风险。

在一个课外的特殊辅导班里,75名轻度抑郁的学生学会了质疑抑郁的思维模式,更善于交朋友,与父母相处更加友好,并且参与更多他们感兴趣的社交活动。在这个为期8周的项目结束时,55%的学生从轻度抑郁当中复原,而在没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当中,只有1/4同等程度抑郁的人开始摆脱抑郁。一年之后,对照组有1/4的学生发展成重度抑郁,而参与了抑郁预防项目的学生,这一比例只有14%。尽管这个项目只有短短8堂课,但已经使患上重度抑郁的风险降低了一半。

另外,类似的项目还有每周一次、为期12周的特殊课程,针对与父母不和并显示出某些抑郁迹象的10—13岁儿童。通过这种学校之外的特殊课程,孩子们学到一些基本的情绪技能,包括处理争端、三思而后行,也许最重要的是对伴随抑郁的悲观想法提出质疑——比如,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决心更努力学习,而不是想着“我就是不够聪明”。

该项目的设计者之一、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孩子们从这个课程中学到,对于焦虑、悲伤和愤怒这些情绪,你不能放任自流,不加控制,而且你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自己的感受。”由于对抑郁想法提出质疑可以克服不断累积的消沉情绪,塞利格曼又表示:“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强化剂,最终可以形成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商》:给抑郁儿童提前打预防抑郁的“疫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dv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