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90883/7f50233710b00cca.jpg)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同时也公布了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
数据表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
这两个数据一出,不少网友立马说通缩了、通缩了,有的经济行业的专家也持类似观点,关于中国经济,网络上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通缩是通货紧缩的简称,与通胀(通货膨胀)相反,通缩是指价格和成本的普遍下降。显然仅通过一个月的数据难以下定论是否通缩,顶多算是一个可能的发展趋势的警示。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一下CPI和PPI的变化情况,这有利于我们找到数据背后的真实状况,避免见风就是雨的直接式判断。
3月份CPI同比增加0.7%,环比下降0.3%。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不变的状态。按照实际的商品价格变化来看,鲜菜、交通工具用燃料、交通工具价格同比跌幅排行前三,同比/环比跌幅分别为-11.1%/-7.2%,-6.4%/-0.3%,-3.3%/-1.6%。
3月季节性鲜菜大量上市价格下跌情有可原,交通工具用燃料和交通工具价格下跌则意味着油、车等价格的下降,这些与烧油汽车降价促销息息相关。
鲜果、猪肉、旅游则同比涨幅排名前三,同比/环比涨幅分别为11.5%/0.4%,9.6%/-4.2%,5.3%/-0.4%。这些大家可从日常生活大体上体会到相关的变化。
从以上涨跌幅度前三的品类来看我们就很清楚是什么影响了CPI的变化。
燃油汽车卖不动了得降价促销,燃料价格也同比下滑。猪肉同比增长迅速,但是增长速度环比下降明显,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几个点。
同样对于3月PPI,我们可以列出采掘工业价格、原材料工业价格、加工工业价格同比跌幅排行前三,同比/环比跌幅分别为-4.7%/-0.5%,-4.2%/-0.2%,-2.8%/0.1%。
从这里可以看出,石油、黑色金属等行业产品价格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下跌。这和CPI的数据变化一致。
食品和衣着价格均上涨,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同比涨幅排名前三,同比/环比涨幅分别为2.0%/-0.1%,2.0%/0.1%,0.5%/0.2%。
民以食为天,衣着、日用品也是生活必需品。PPI和CPI的数据也相互符合。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涨幅。
去年涨得过高的,今年低一点或者降一点都很正常,也符合经济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过大幅度的持续的单边上涨或者下跌。
从以上数据来看,通缩与否还有待观察。
世界经济目前也处在动荡调整之中。
4月13日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
引人注目的是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三样新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今年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可见还比较乐观,从目前看5%的增长速度预计也有望达成。
近期中国外交活动频繁,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团体都争先恐后来访问中国,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关系更大程度地融为一体,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才有未来,各国也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当然,中国的经济也有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房地产、医疗、教育、金融等等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疫情后要尽快促进经济恢复,要提高就业、消费,促进内循环尽快形成,把这些事情办好,中国的经济将更上一层楼,重要的是老百姓要得到真正的实惠和幸福。
更多原创,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