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418-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六十一天

418-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六十一天

作者: 红尘修行的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24-11-10 11:16 被阅读0次

今日读: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当时的历史背景:鲁国三家姓当权,人们奉三家姓之言,以期获得利益,惟孔子待鲁国国君事事以礼,处处诚信,人们都说孔夫子对国君很谄媚。

我想起来外公曾说的一句话:逢俏不赶,逢次不丢!对于孔夫子来说,这句话可能不对,孔夫子遵循的是大道和正道,他能看清什么是真正的规则,什么是纷杂事物底下的发展规律,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很难从纷杂的事物里去看到事物的真相,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或能力去发觉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可以慢一慢,等一等,不以当下的势头来评价,虽然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但是,至少可以保平安!我觉得这真是底层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就足够谨慎 ,我想这就是祖先们可以传承的智慧吧!

这里也能看出有时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有时候大多数人支持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情!

定公间:“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使: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派人做事,差遣,指派,后引申为使用。

事: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治事、从事;引申义指事业、事情;职事;任职、侍奉等;还可指事例、成例。

这一段话,我几乎可以看见画面,鲁国公坐在高高的案几后,手支着头,一脸苦恼的问:作为一个君主要怎样才能真正的让臣民听命与我,我指哪,他们去哪!作为臣民,他们应该主要考虑怎样为君主做事分忧!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孔子站在下方,一脸淡定的作揖回复到:君能以礼待臣,臣亦自能尽忠遇君。你能按照礼仪真诚的对待臣子,臣子就会对你事事效忠。或者说:你不担心臣子是不是忠诚与你,而是担心自己是不是对他们以礼相待,那么臣子就会对你忠心耿耿,士为知己者死,为你尽忠尽职。

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如果领导能够对下属以礼相待,有礼有节的对下属提要求,下任务,那么这个领导就会受到大家的爱戴,倘若领导一味媚上欺下,那么他的口碑可想而知了,大家怎么会按照他的要求做事呢?可能都是混一天是一天吧!

我觉孔夫子的想法其实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对君主说的,我是臣,不是奴隶,是一个独立的人,和君主属于契约关系,倘若你不尊重我,我可以随时另投明主,感觉这时,还没有那么多的君君臣臣的条条框框,总体感觉那时知识分子是自由的,高贵的。

相关文章

  • 唯才是举,不应是梦!——《论语·雍也第六》六新解

    唯才是举,不应是梦!——《论语·雍也第六》六新解 2017-09-22华世国学名嘉汇 《论语·雍也第六》六 子谓仲...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红尘修

    红尘有修行, 修行在红尘。 红尘不红尘, 只在修不修。 修行不修行, 不在尘不尘。 离得红尘修, 亦非真得修。 日...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白话 夫子说:父亲在的时候,要看...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

  • 论语新解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钱穆白话释义 有子说:“与人约...

  • 《论语新解》

    几天前把钱穆先生所著的《论语新解》看了一遍,但却一直没有勇气写下什么读书的心得。毫无疑问,《论语》是人类思...

  • 论语新解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 《论语》新解

    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啥意思? 上了这么多年学,图了什么?不就是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18-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六十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mc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