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0 应激相关障碍 学习笔记

50 应激相关障碍 学习笔记

作者: 闻美心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06:40 被阅读0次

一、概述

1、应急源定义:作用于个体,使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2、按不同环境因素分类:

(1)外部环境:战争、强奸、车祸、地震、洪水、新冠等;

(2)个体内部环境:怀孕、绝经期(更年期)等;

(3)社会心理环境。

3、分析

(1)遭遇应急源不一定出现应激障碍;

(2)与应急源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3)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主观体验和应对方式等。

4、流行病学

(1)50%以上的女性和60%以上的男性一生中经历一次严重的精神应激事件;

(2)多数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反应,6-33%的个体会出现应激相应障碍。

5、易感因素——按精神创伤性时间发生前后的时间分类:

(1)创伤前变量Pre-traumatic Variables(一个人的原有的状态,人格特征,家庭支持等);

(2)围创伤期变量Peri-traumatic Varialbes(过程中有没有得到帮助,过程中应激是不是很重大持久);

(3)创伤后变量Post-traumatic Variables(创伤之后,有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有没有避免不当操作的二次创伤、三次创伤)。

6、病因和发病机制

(1)生物学因素:遗传、神经生化、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海马与额叶);

(2)心理因素(最重要):个体对应急源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心理防御机制;

(3)社会因素(天灾人祸):个体的经历和适应性(人为灾难如强奸、社恐等),社会支持系统,社会环境(自然灾害等)。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1、概述

(1)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最初出现在越战老兵身上);

(2)这类事件包括战争、严重事故、地震、被强迫、被绑架等;

(3)患病率报道不一,终身患病率1-14%,高危人群3-58%,女性是男性的2倍;

(4)共病率高,共病抑郁症、酒精滥用或成瘾、恐怖症。

2、病因

(1)直接病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体验——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对躯体或生命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

(2)危险因素:存在精神障碍的既往史或家族史,儿童期创伤,性格内向,负性生活时间,经济状况差,躯体健康欠佳(贫贱夫妻百事哀),社会支持缺乏。

3、病理机制

(1)PTSD的脑神经影像学特征:海马与海马旁回、杏仁核、内侧前额叶有某些异常;前额叶—杏仁核—海马环路;

(2)PTSD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特征:P300波改变;

(3)PTSD的神经内分泌特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HPA轴激活;兴奋性氨基酸系统、GABA能抑制系统、胆碱能系统、多巴胺系统等。

4、临床表现

(1)侵入性症状群——PTSD最常见、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出现以错觉、幻觉构成的创伤性时间的重新体验(闪回);患者面临、接触与创伤事件有关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线索时,通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

(2)警觉性增高:自发性的持续高度警觉状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激惹性增高以及焦虑情绪;焦虑的躯体症状——心慌、出汗、头痛、躯体多处不适等症状明显,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和噩梦。

(3)持续性回避:表现为长期或持续性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场景。

有意识回避——极力不去想有关的创伤性经历,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避免去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无意识回避——对创伤性时间的选择性/防御性遗忘、失忆,而对创伤性事件无关的记忆则保持完整。

(4)认知和心境的负性改变: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出现持续歪曲认知,责备自己或他人;持续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持续的负性情绪状态,对重要的活动失去兴趣,疏远他人,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

5、诊断要点

(1)遭遇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现;

(3)对与创伤有关的人和事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信心,兴趣范围变窄,持续体验不到正性情绪;

(4)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5)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情境的回避;

(6)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

6、鉴别诊断:正常心理反应,急性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

7、治疗

(1)药物治疗:首选SSRI,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SNRI类药物文拉法辛也有较好的疗效;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心境稳定剂控制攻击性和激惹行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改善伴随的精神病性症状。

(2)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认知与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再处理、团体心理治疗、其他早期社会心理干预策略。

8、预后

(1)PTSD具有迁延性和反复发作性;

(2)预后最差的应激相关障碍;

(3)1/3患者慢性化而终身不愈,丧失劳动能力;

(4)1/2共病物质滥用、抑郁、焦虑等;

(5)自杀率是普通人的6倍;

(6)早期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对良好的预后意义重大。

三、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

1、概述

(1)又称为“病理学哀伤”、“复杂性哀伤”、“创伤性哀伤”;

(2)定义:丧失亲人后的持续哀伤反应,往往超过6个月,难以随着时间推移得到缓解;

(3)导致个人社会功能严重影响。

2、临床表现

(1)沉浸在对逝者的缅怀中,不愿意接受事实;

(2)对逝者相关的事物过度敏感(照片、往事、遗物等);

(3)有意识避免与逝者相关的事物;

(4)对亲人离世可能存在过分自责;

(5)找不到生活中的定位,不愿意接受生活中的新角色;

(6)与外界隔离疏远,接受他人帮助或与他人建立关系意味着对逝者的背叛;

(7)对未来不抱希望。

3、诊断要点

(1)亲近关系的人离世;

(2)每天都想念逝者,或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3)每天都有5个或更多症状:自我定位混乱、难以接受亲人离世、避免接触让人想起逝者的东西、难以再相信别人、对亲人离世痛苦或愤怒、自己的生活难以步入正轨、情感麻木、生活空虚没有意义、惊慌失措、震惊或茫然等。

(4)症状持续时间大于亲人过世后6个月;

(5)导致临床意义的功能损害;

(6)无法用其他疾病来解释。

4、鉴别诊断:正常的哀伤反应、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5、治疗

(1)药物治疗:疗效不明确;

(2)心理治疗:基于哀伤的认知行为疗法(暴露刺激、认知重建、行为干预),接受亲人离世,开始新生活。

6、预后

(1)生活治疗下降、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慢性化;

(2)罹患躯体疾病和自杀风险高;

(3)对于丧亲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PGD的发病率。

四、PGD和PTSD区别

1、PGD和PTSD共病率较高,而且都具有烦躁不安、闪回、回避等症状,但是这两种障碍形式不一样,PGD患者体验到的主要是分离痛苦, 伴随的情绪主要是悲伤;而PTSD患者害怕的是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危险。

2、案例:

有一个人,开车去旅游,载着一家人去玩耍,大家兴高采烈地在高速路上,开着开着,由于下雨路上打滑,轿车失控与其他车辆相撞,酿成悲剧,车上五名乘客,丈夫开车幸运存活了下来,可是妻子、父母和孩子当场死亡。

这事情发生以后,丈夫一直深陷痛苦当中,走不出来,总是会想着当时开车时造成车祸的惨剧,总是闪回这些镜头,像这种是属于PTSD的反应。

丈夫在家里,看着球赛,正在为皇马VS巴萨而兴高采烈的鼓舞着,突然接到好友电话,说刚刚在路上看到你妻子、孩子和父母遭遇车祸,送往医院中。丈夫心急如焚,痛苦地赶到医院,结果医生告知他没救了。

这件事让丈夫异常悲伤,长时间都无法摆脱家人去世的哀伤,多年以后仍然会想起和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一想到分离就十分痛苦。

3、PGD患者主要呈现的会是积极的画面,浮现的是死者形象,PTSD的患者则是消极的,一切警告信号的创伤画面或线索。同时,两者伴随的感受也不同。PGD带来的感受是舒适和怀念,PTSD则是焦虑和害怕。

4、在回避症状里,PGD患者会寻找与死者美好回忆以及留下的点点滴滴,PTSD则是时刻回避创伤留下的线索和经历。

相关文章

  • 50 应激相关障碍 学习笔记

    一、概述 1、应急源定义:作用于个体,使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2、按不同环境因素分类: (1)外部环境:战争、...

  • 2021-11-08《变态心理学》第五章读书笔记

    《创伤、焦虑、强迫及相关障碍》本章主要讲述恐惧和焦虑的相关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障碍:1.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

  • 理性、自信、努力、心态

    ——2019.3.24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学习几个定义先: 关于应激、应激源等的相关定义详见《别让拖沓危及生...

  • 温故而知新

    今天,把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书本和笔记又好好学习了一遍,觉得理解又加深了不少。 学习一个新内容还是不能只满足于线上听...

  • 2021-11-09 三大焦虑障碍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内容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分为三类分别是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性虐待。人为灾害包括战争、恐...

  • 应激障碍

    中原焦点团队 张海萍 高级四期 山西晋中 坚持分享第1676天 2022年9月22日 周四 应激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

  • 应激障碍

    中原焦点团队 张海萍 高级四期 山西晋中 坚持分享第1676天 2022年9月22日 周四 应激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

  • 《应对焦虑》:让生活更健康

    作 者 简 介 [美] 埃德蒙•伯恩(Edmund Bourne) 从事焦虑症、恐惧症和其他应激相关障碍治疗工...

  • 应激性障碍

    一周的早上,我忽然理解,心理学上的应激性障碍一词。应激性障碍,是知一组主要由心理,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

  • 读《应对焦虑》

    作者简介: [美] 埃德蒙•伯恩(Edmund Bourne) 从事焦虑症、恐惧症和其他应激相关障碍治疗工作20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0 应激相关障碍 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ti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