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潇
很久没有进行教育反思了,一直凭着几个原则坚持着,进进退退,慢慢调整着和女儿的相处方式。趁今天醒得早,小小感慨一番。
昨天睡前,女儿突发感慨:“妈妈,我不能再这样了,明天一定要改变,好好学习,按计划表来做。”这样的感慨我听过几次,不知道这次能坚持几天,但每次听着都很赞。我知道这是她发自内心非外力所迫的感慨,也是形成自律的必经之路。
一直以来暑期都不怎么报学习班兴趣班,这个暑假是更彻底,只保留了一节她自己喜欢的滑板课和每年的舞蹈考级,其他都没报或是取消了。大部分父母都想通过暑假让孩子学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我希望孩子学会更重的能力,那就是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自我安排,从被家长安排中脱离出来,而长长的暑假是最好时机。每天看着孩子闲在家里打游戏,刷手机,家长都很焦虑,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底线,完全把时间交给他们自己安排,让他们体验摸索的过程,是可以期待他们的“触底反弹”。
暑假已经过去二十多天,虽然娃按老师要求制定了每天的时间计划表,但没有一天是执行到位的,晚睡晚起,白天基本上刷手机,追电视剧,看综艺节目,作为家长没有谁能不焦虑,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不对,干预还是不干预,每到此时都很重要,坚持的信念都很容易在这时崩塌,落回原点。当失望的情绪产生时,内心的两个声音就会开始争论不休,无法判断,我就会用很简单排除法来终止争论,因为事实证明以往的干预都是效果短暂甚至无效的,那就坚持不干预,如果她还没改变,说明她还没触及她的底线,继续等待即可。
由于自己的坚持,孩子也会时不时给你些小惊喜,确实期间也看到了她几次的小“弹跳”,有几天起晚了,但一起床就去做作业,追电视剧期间下楼小玩一会,主动提出每天去游泳,当这些小“弹跳”出现时,也许持续时间不长,也许言行不一,但是自我认知、挣扎和修复的一个过程,每经历一次就是一次加深,只有反复经历了才会有真正的大转变,每当此时我都会给予支持,陪她经历和度过,但注意不要替她总结,不要评价,不要建议,这些“善意”都会适得其反。孩子的心明镜似的,你不说,她也懂,只有自己领悟了才是真正的领悟。
最后给大家一点信心吧,实践如何爱两年了,经历了各种的心路历程和困难,但结果是美好的,娃的抽动症基本好了,自我情绪调节得也很好,同学间关系和谐,成了小伙伴中的开心果,学习成绩也在过山车式的过程中连攀高峰,这次期末数学满分,语文第二!
作者
简介
潇潇,一个十岁女孩的妈妈,嘉合文化《如何爱》学员。两年前老公事业上不得志,家人间相互宣泄暴躁脾气,女儿被诊断抽动症的困境下,一筹莫展。经由朋友引路,开始尝试走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夫妻俩换了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如今,家庭美满,事业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