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学教科书》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

《经学教科书》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

作者: 译古堂 | 来源:发表于2022-01-16 13:45 被阅读0次

西汉初年,传习《论语》的有三个学派。

鲁地人所传的称为《鲁论语》,就是今天我们看到《论语》的篇目。龚奋、夏侯建、夏侯胜、韦贤、萧望之都传习《鲁论语》。

齐地人所传的称为《齐论语》,与《鲁论语》相比,增多《问王》和《知道》两篇章句。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谭都传习《齐论语》,以王阳研究《齐论语》为著名。

《古论语》是在孔府墙壁中被发现的,有两篇《子张》,篇目的次序与《鲁论语》、《齐论语》不同。孔安国为《古论语》作过传,马融作过注。张禹在夏侯建那里学习过《鲁论语》,后来又向王吉学习《齐论语》,然后张禹删除了《问王》和《知道》两篇,他所作的这个章句版本最为流行。到了东汉时期,包咸、周氏都作过章句,并立学官。郑玄也讲授过《鲁论语》,并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为《鲁论语》作注(以上这些资料的来源有:《汉书 儒林传》、《汉书 艺文志》、《后汉书 儒林传》及《汉书》、《后汉书》各个列传,《经典释文》、《汉学师承记》)。何休也为《论语》作过注,他的注中多用《齐论语》的说法(戴望《论语注序》)。以上就是《论语》在两汉时期传承的大概情况。

《孟子》在汉文帝时,曾经立为博士官(后来被废止)。为《孟子》作注是由扬雄开始的。到了东汉,程曾、高诱、刘熙都为《孟子》作过注,赵岐作《孟子章句》并作《题词》,至今仍在(《经典释文序录》和焦循的《孟子正义 赵岐序》疏),但是《孟子》没有被尊为“经”(赵岐为《孟子》作注犹如严君平注《老子》、高诱注《淮南子》)。

《四书》中另外两部:《中庸》和《大学》是《小戴礼记》中的两篇,《小戴礼记》是戴圣删减《古礼记》后,所存的四十六篇的合称。郑玄等很多儒家学者都为《小戴礼记》作过注(郑玄认为《中庸》是赞美圣人,作者是子思),但是这两篇没有过单行本。只有西汉时期,《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中庸说》两篇,不清楚是什么人写的,大概应该是解说《中庸》的书(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有很多地方都引用了《中庸》,但是汉代学者解释或者引用《大学》的却非常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学教科书》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ut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