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07 子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2019-01-07 子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作者: 张子尧汉语言文学专业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04:44 被阅读8次

        子学的自由发展也带来了经学的解放,与此相应和的是经学解经方式的解放,两汉经学盛行,今“古文经学”争论不休,今文经注重阐发经文之“微言大义”,主张经世致用;古文经尤重章句训诂,现实性稍弱。今文经发展后期,陷入僵化和烦琐,且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西汉后期见衰。古文经发展至极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个别字词穿凿附会至千言,而全篇主旨不知所云。班固《艺文志》中说:“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阅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迁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可见,在学术思想方面,传统的汉儒理论已经陷入僵局,呼唤着更加自由通脱的解经方式,古文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已经初见端倪。

        汉末,豪强争霸,大一统政治秩序崩溃,以谶纬神学为主的官方意识形态被打破,为士人自由而无拘束的学术氛围。战乱更导致典籍大量散失,汉儒繁琐的章句之学著作在战争中大量散失,这是一次文化灾难,但更是一次对传统典籍的清理与选择,而但经典本身仍通过记诵的方式得以保存,仍有现实价值的注疏作品得以传承。知识分子得以摆脱章句注解的影响,直面经典文本,阐发经意。魏晋之际的何晏、王弼汇通孔、老,为魏晋玄学思想之嚆矢,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得意忘言”论,其实人们透过文字去把握经文主旨。 这种“六经注我”的方式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皇侃的《论语义疏》序中提出《论语》一书:“皆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准”,强调了论语内容随机应变,隽永幽默的特点,同时也将孔子还原成为一个更具生活化老人,消解了汉儒蒙在经典之上的神秘成分。

相关文章

  • 2019-01-07 子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子学的自由发展也带来了经学的解放,与此相应和的是经学解经方式的解放,两汉经学盛行,今“古文经学”争论不休,...

  • 陶渊明: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每日赏诗)

    鲁迅说魏晋风度、文章是与药和酒有莫大的关系。魏晋名士放飞自我,好清谈,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徘徊,兴玄学,后来发展到...

  • 《中国哲学十九讲》第11—12讲梳理

    第十一讲 魏晋玄学的主要课题以及玄理之内容与价值 1、魏晋玄学之背景 (1)清议→清谈(内容、方式、姿态) (2...

  • 魏晋玄学与道教

    魏晋玄学,在先秦之后也有两个时代值得一说,一个是魏晋,一是两汉之际出现的道教,但道教跟道家也不是一回事。先讲魏晋...

  • 魏晋玄学小结及问题

    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

  •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 东汉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掌权,即以法治天下。他在用人上提出唯才是举,这种只问才能不问德行的思想,...

  • 宋代理学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这样几大阶段。 这些学术...

  • 周易竟如此简单——浅析儒门易和道家易

    纵观中国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潮,人们常简称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就其内蕴而言,莫...

  • 玄 学

    玄——魏晋的时代精神,玄学不是迷信!带你探索真正的魏晋玄学文化! 说到玄学,有些人立马就会想到什么阴阳秘术,什么奇...

  • 134讲听课笔记

    134.玄学先驱:骄傲的夏侯玄和自恋的何晏 主讲:姜鹏 魏晋玄学,这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情。魏晋玄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07 子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b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