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不同部位的针刺位置
“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wěi,以极出其邪气。”泻的大法,在于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脉象坚实有力的,就用深刺的方法,出针后也不要很快按住针孔,以利其尽量泄去邪气。
“补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补的时候要注意,脉象虚弱乏力的,就用浅刺的方法,以养护所取的经脉,出针时,则应迅速按住针孔,以防止邪气的侵入。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邪气来时,针下会感觉到坚紧而疾速。谷气来时,针下会感觉到徐缓而柔和。脉气盛实的,应当用深刺的方法,向外泻去邪气;
“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脉气虚弱的,就应当用浅刺的方法,使精气不至于外泄,而养其经脉,仅将邪气泄出。针刺各种疼痛的病症,大多使用深刺之法,因为痛症的脉象都坚实有力。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所以说,腰以上的病,可以取手太阴、手阳明二经的穴位针治;腰以下的病,可以取足太阴、足阳明二经的穴位刺治;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病在上部的,可以取下部的穴位;病在下部的,可以取上部的穴位;病在头部的,可以取足部的穴位;病在足部的,可以取膝窝部的穴位。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病在头部的,会觉得头很沉重;病在手部的,会觉得手臂很沉重;病在足部的,会觉得足很沉重。取穴刺治时,应先找出最先发病的部位,然后再行针刺。
(原文)
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wěi,以极出其邪气。补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今天学习了病在不同部位的针刺位置。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