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妈妈觉得我应该考个教资证
2.对象应该能观察到我每一次的不开心
3.我不应该只是做些琐碎的工作
应该思维是目前生活的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已经分不清应该和期望:
1.我期望考个教资证,作为我日后的一个选择
2.我希望对象以我想要的方式关心我、爱我
3.我期望我能摆脱工作的琐碎,一心负责一件事
应该和期望相互交织,随之而来的就是应该思维下的焦虑、自卑。教资证我在大学期间曾考过,笔试过了,两次都挂在了面试上面,从那刻起,内心就有些抵触谈论教资证或者老师这个职业。我面试应该过的呀,怎么会挂掉,随之而来的就是自我怀疑和焦虑,这种怀疑很深刻,至少现在提前当老师,我内心还是有些怯弱。
不知道是不是泡沫剧、言情小说看多了,里面的男主每时每刻都可以觉察到女主的不安、不适、不快乐,现实生活中我对对象的要求也逐渐转变为:他也应该随时觉察到我的情绪波动。为了这类似的事件也争吵过很多次,每次他都说:我也很爱你,只是方式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关于伴侣相处,是不是本该期望的思维,我却固化成了应该思维,爱情本是两个互利共生的人携手到老,一不小心却变成此消彼长的寄生关系。
职场关系是目前我面临的两难抉择:一方面我认为自己不应该干些这些琐碎的事情,我自己是想通过一份工作的持续深入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但是目前琐碎性的工作,很难抓住重点,类似于事事通,但无一事精。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直接离职,更早的及时止损才是。目前我还没有想明白我在担心些什么?亦或是达不到我预期目标,陷入怀疑-现在挺好-持续焦虑-再次怀疑这样的怪圈当中
今天的课程算是拨云见日,开始重新审视他人、自己对本身的应该和期望,虽然还会产生焦虑,但冷静下来之后可以慢慢分清,也能够讲开,让自己掌控主动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