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哲学以具体各门学科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本体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认识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切唯物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都是可知论;不可知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唯物:唯物主义是指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哲学的派别(即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唯心:唯心主义是指主张思维(意识)第一性, 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哲学的派别(即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 “存在就是被感知”;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中国朱熹:“理在事先”;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四、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