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杨绛先生的文字,自认为有种平淡如水,却又感人至深的魅力在其中,那种感觉让我不由得想起杨绛先生翻译过的一句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的文字和其人一样摒弃了多余的纷扰和热闹,守其真和粹,任凭苦难风霜,依旧淡然自处。
- 这是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书的第二部名叫“我们仨失散了”。
忘记曾经在哪里听到过一个故事,故事讲一个女人带着自己的女儿从自己妈妈的葬礼上开车回家,行至半路,女人突然停下了车,双手搭在方向盘上掩面哭了起来,女儿见此便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了?”,女人回答道:“妈妈也想妈妈了”当时,读到这里,心最柔软的地方突然地颤了一下,随后便是挥之不去的感动。在这里讲这个故事的原因是,总觉得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失散了”和那个女人的“妈妈也想妈妈了”有异曲同工之感,面对生离死别,我们想不出任何办法去避免,事后一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实则包含了多少无奈,多少心痛,可以说,最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世间最美的情感。
“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在最后一部中,杨绛先生用理性的笔触一点点回忆着饱含温情的往事,记述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去往英国留学,到喜得爱女,再到1998年丈夫去世,这个家庭63年里的走过与陪伴。每当闲暇时刻读起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总会不由得变得平静,生出感动,甚至是羡慕。还记得高中时代最喜欢的女子便是张爱玲,印象中的张是那么孤傲,又是那么富有才气,或者说喜欢张也多多少少受到她与胡兰成的旷世之恋的影响,但我并不喜欢胡兰成,也并不看好胡与张的爱情,但是年少的时候,哪个女生又能对传奇,对堪称传奇的爱情产生一丁点的抗拒呢?胡的始乱终弃,张的香消玉殒,胡与张之间的爱恨纠葛……多少都曾让年少的我痴痴的着迷,现在,年少的孩子慢慢的不再幼稚,不再以为爱情只有轰轰烈烈,而是慢慢明白了懂与陪伴,开始羡慕起了爷爷奶奶那一辈的爱情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曾感动了许多人,几乎所有人都渴望拥有这样一份感情,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生只爱一个人”,所以当杨绛先生在书中一声声一句句,不断的唤钱钟书先生为“钟书”的时候,无数的人泪目,泪目这分明就是你我都曾羡慕的爷爷奶奶的爱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