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儿时与你调皮捣蛋的小伙伴,还有联系吗?
那个相聚在街边喝扎啤、撸腰子、吹牛✖️的人,还在身边吗?
那个一起走过杀马特、洗剪吹时代的二✖️青年,还时常相聚吗?
思绪是否一下子将你拉回到了从前的时光,无忧无虑、潇洒快活,那时所有烦恼好像都对你敬而远之,只是毫无保留的将快乐赠予给你。那个时候的你,真是嚣张的不像话啊,和老师抬杠,对父母不敬,与损友做各种坏事。偶尔想想未来,幻想自己梦想的模样,却被小伙伴突然的来访,将它抛之脑后,肆意玩耍去了。
不知为何,我对电影有种特殊的情感。总觉得能在几个小时中,将人物、剧情、深意等呈现出来,这是非常考验导演、演员、剪辑、拍摄等众多人员的素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这独有的脾气会蕴含在电影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那份人味。那一帧一帧,一个一个细微的动作,饱含了所有人独有的思考。
自从《致青春》之后,青春片泛滥,剧情雷同到被戏称:没有打胎的就不是青春片,真是可笑。《七月与安生》算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好的青春片,说不上来喜欢哪点,只是真实的让我感觉自己在重走过往,以前的事情一下子历历在目,就好似那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回忆满盈、热血澎湃、欢笑不断,一下子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我见过最好的友谊无非:你爸妈知道我,我爸妈知道你。我说和你出去玩,爸妈从不会过问什么,一辈子得此一人应该满足了。七月与安生就是如此,从小一起干坏事,讲心事,说情事。无所不言,无所不谈。两个人家境完全不同,七月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安生是“没人管”的孩子。安生的童年就是在七月家度过的,只有七月和她做朋友。她将七月当做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唯一的朋友;七月亦是如此。
高中之后的“分道扬镳”,七月去了高中,安生去了职高。注定着两人会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事实也正是如此。七月在高中遇到了喜欢的男孩,而安生则为了养活自己,做着各种兼职。
十八岁终究是个分水岭,安生知道七月的男朋友喜欢她。于是她选择了离开,从小到大的好朋友,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的心思。为了七月,安生能做任何事情。从此,两个人靠着书信来往。一个来往于祖国各地,住过地铁站,吃过硬馒头,为了生存,练就了一身插科打诨的本事。干一瓶酒,为了赚一天饭;行走于各个男人之间,为了能有个着落的地点。还好有个地方,一辈子都不会变,那就是七月的地址。这是最后的牵绊,也是唯一的寄托。
七月则在家乡,过着现今绝大部分父母认为的安稳生活。事业单位公务员,离家不远,爱人在身边。一切都是公认的好生活,一辈子没有多少激情,不过胜在稳定,这应该是大多数女孩子被教导的方向吧。
可生活啊,总是折腾的。一切都是那个“情”在捣乱,七月被逃婚,小镇人言可畏让她不得不逃离出去。她去安生住过的宾馆,滑过的雪场,工作的邮轮。我走过你来时的路,想像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十八岁安生的生活,七月重新走了一遍。安生变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变成了流浪的安生。
七月的母亲在七月离开时对她说:过的折腾一点,也不一定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了。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会辛苦的。希望我的女儿是个例外。七月其实本就属于世界,只是被牵绊的太多,想的多了,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份冲劲、那种勇气。
正如我们一样,从前的海口之言,多少人现在想想觉得是幼稚啊。可真的是幼稚吗?还是自己已然没有了当初的勇气,曾经的胆魄。人呐,越成长,越像是株含羞草。平时看着挺正常的,一旦遇到一些事情,就喜欢将自己包裹起来,不想面对,只想让时间冲刷一切。可经历的总会深刻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即使七年细胞一个轮回,可那深藏于心的又怎么舍得让它远去呢。
我们终究会面临离别,只愿在成长的道路上,你还能记得每个在你的生命中呆过一段时间的那个Ta。
(end)
尊重原创。转载请简信,附加简介及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