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简书的友友曼珠沙桦有个文集是食物篇,会经常分享一些食物。
沙桦姐文采好,人也敏感多思,写食物更是一把好手,在她笔下的食物除了味美也还灵动有趣起来。
不过她多篇食物文里,我最对这个毛豆豆浆心有余想且念念不忘。
一是我们家爱吃毛豆,我会经常买来卤着吃。二是豆浆也是我们早餐经常做的饮品。
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这两种结合着做法,看了沙桦姐的文后经常会不由自主想会是什么味道,菜制品的清新味与豆香味,哪个会更甚呢?
我总有跃跃欲试尝试一番的冲动,一天我把这个事告诉家里人,老公倒是没说啥,两娃立马反对说:“还是不要了,你不要毁了我们的早餐。”
我纳闷她们不是喜欢毛豆吗?也喜欢喝豆浆的,难道毛豆豆浆就不行了?
她们说:“怕豆浆味道不对了。”
我心里本也没谱,她们这一说我积极性低了很多,后面也渐渐忘记了这事。
只是昨天去菜市场买菜时,我看到刚上新的毛豆,新鲜且颗粒饱满,这怎么能错过,于是就买了一些。
昨晚清理毛豆时又想起了沙桦姐说的毛豆豆浆了,于是剥了一些毛豆粒放冰箱里留着准备第二天早上打豆浆用。
今早我起来清理过后立马把豆浆先打上了,等饭做好豆浆也好了。
我用过滤网滤豆浆,看着这豆浆不是往常的奶白而是清绿色,如果不是透着白感觉像蔬菜汁。
因为不知味道,冷却后赶紧尝了几口,没想到不但有清新感还有很浓的豆味。
我一直担心怕有太多的绿植清新感而少了豆味,那样孩子定不会喜欢了。
我是放宽了心,可是没想到两娃不愿意尝试,她们说这绿莹莹的感觉像芹菜或韭菜。
我亲试之后有底气,极力劝说且向她们保证好喝,也基于自信承诺如果不好喝改喝牛奶。
这时姐姐才颤巍巍小心翼翼地拿勺子小口试着,生怕让她不舒适了,后面才慢慢口稍微大些喝。
我喜滋滋的说:“美味吧。”
她飘一句:“还行吧,还是喜欢黄豆的,看颜色会想起是芹菜汁。”
我劝她别用勺子,要大口喝才有味,她不听,就这样不咸不淡地勉强喝了一碗。
妹妹那边更不用说了,死活不尝试,最后在我威逼利诱下才小心谨慎喝两口,后面再也不愿喝了。
我这一早积极准备的一片热心她们不领情,心里有些不舒坦。
我气呼呼坐下来自己喝,好喝啊,她们拒绝了我不服,于是我把还在睡觉的老公叫醒。
喊他来喝,他有些不悦,但看我更不悦呢,立马把豆浆给喝了。
女儿今早对豆浆的态度让我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不想要什么东西时,别人让尝试是没用的。
你期待她们会因为尝试改观,而其实在尝试之初,他们的身体甚至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拒绝的意味。
那么这种尝试就只是为了成全,他们没有接纳地去体验感受这个事物,他们是尝不出味道的,他们的尝试就是为了拒绝。
这个我自己也深有体会的,我一直也是一个对食物很保守的人,不愿意尝试。
有时别人建议或偶尔自己主动尝试,但多数我是以失败告终的,得出结果也出奇的一致,果然不适合我。
其实尝试不只是行为,是思想的改变,只有真有愿意改变的心思,才会用接纳的心态去体验那个事物,你才能感受它的美妙,也才能真的改变。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适应,只是我们不愿意去适应罢了。
就看尝试时你是为了寻出路, 还是为了只是证明我尝试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