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整理

作者: 李小谌 | 来源:发表于2016-09-28 17:04 被阅读71次

1762年,《爱弥儿》问世。那一年,卢梭50岁,再过一年,我们的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先生去世。他比卢梭先生年轻3岁,早10几年离世。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的康乾盛世,而当时的西方正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歌德、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层出不穷,作品不断。当时的美国,还在为独立战争与英国之间纠结着。就是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卢梭先生思考了关于教育的问题,且把全书分为5卷。第1卷,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第2卷,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第3卷,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第4卷,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第5卷,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

关于女孩教育的部分不敢全部苟同,恐怕要去看一看伏尔泰先生的作品才能够有力地反驳卢梭先生的思想吧。

卢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哲学、社会观和教育方面。在哲学上,他主张“自然神论”和人性本善;在社会观上,他强调社会契约论;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以让孩子得到自由发展。

具体来说,卢梭认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的途径只有两种----生活和实践,逼迫孩子读书不在其列。同时,卢梭还主张让儿童接受劳动、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让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支配,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

部分书摘:

“答应他的时候你要面带微笑,拒绝他的时候你要义正词严,千万不能摇摆不定。”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喜欢说谎,而是大人给他们施加了太多义务,导致他不得不说谎。服从别人,让孩子感觉很痛苦,为了避免接触这种痛苦,孩子就会阳奉阴违。”

“不要轻易判断一个孩子是好是坏,这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

“恐惧感是由自然原因导致的,这个原因也是聋子和普通人产生迷信的根源:对未知事物及其变化的不了解。”

“所有的恐惧都是我们的头脑想象出来的,而对抗想象的最好方式就是习惯。讲多少大道理都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经常去适应黑暗,多么深刻的哲学理论都不如实践的效果来得快。”

“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同心灵判断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所以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陪养观察的能力。只有经常把视觉和触觉进行对比,视觉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形状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我会让他画眼前的事物而不是临摹纸上的图画,我会让他坐在房子面前画房子,坐在大树面前画大树,坐在人面前画人,这样他可以变得越来越细心,从而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

“贪吃比虚荣无害,而且吃东西是人的一种自然欲求,由人的感官决定,而虚荣则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的种种陋习相关。”

“你要时刻记住,无知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最有害的,最糟糕的是你获取的是错误的知识。”

“你只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他所获得的一切只是不是由你口头传授的,而是由他自己探索得来的。要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而不是你一点一滴地去教。”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他学习了哪些知识,而是他学会了如何去获取知识。”

“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涉及社会道德及伦理习惯的观念,因为他的大脑还不足以理解这些东西。不要让孩子做哪些你认为有益的事情,而是让他去做他认为有益的事情。你让他去做他根本就不了记得事情,你自认为很有远见,但是一切都是你的想当然。”

去实践!去实践!去实践!

相关文章

  • 《爱弥儿》读后整理

    1762年,《爱弥儿》问世。那一年,卢梭50岁,再过一年,我们的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先生去世。他比卢梭先生年轻3岁,早...

  • 《爱弥儿》给我的一些感受

    这篇东西不能算是读后感,因为《爱弥儿》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完。同时,我以后也不打算再读《爱弥儿》这本书,因此我只能记下...

  •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 概述:卢梭以家庭老师兼监护人的身份对爱弥儿进行教育,并最终教育出一个心地善良,意志自由的公民。 通过...

  • 《爱弥儿》读后感

    写读后感之前,先说一件小事。 上次雅思口语考试第三部分,考官问工作中的父母怎样兼顾对孩子的照顾?我说,现在大...

  • 《爱弥儿》读后感

    “我们生来是软弱,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

  •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这本书是18世纪法国卢梭的作品,书中主要阐述了卢梭对教育的看法。书中并不是用大量的理论与实验数据...

  • 《爱弥儿》读后感

    关于孩子的教育,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最能引起关注的话题。 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就有这么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

  • 《爱弥儿》读后感

    6月7日是难忘的一天,专注6小时封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爱弥儿》,大名鼎鼎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让我深刻意...

  • 【听书笔记】《爱弥儿》如何做到自然教育

    《爱弥儿》作者卢梭,是一部教育学著作。以孤儿爱弥儿为例,讲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家20年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 爱弥儿...

  • 归于自然,把孩子看作孩子

    ——读《爱弥儿》第一卷有感 《爱弥儿》这本书人们对它的评价相当高。歌德称《爱弥儿》是教育的福音;康德因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弥儿》读后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xk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