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读书
阅读但千万不能读成书呆子

阅读但千万不能读成书呆子

作者: yi类如何 | 来源:发表于2016-03-29 10:07 被阅读273次
文:异类如何

英国作家阿斯查姆在《校长》一书中,记述了他最后一次拜访简·格雷夫人的情景。那天,格雷夫人坐在窗子旁,正在阅读苏格拉底关于死亡的精采篇章。当时,她的父母正在远处花园里游猎,犬声相吠,喊声越窗而入。作家见她不随家人出猎而独自倚窗读书,便惊讶不已,但格雷夫人说:“他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我在柏拉图的书中得到的多。”

一个不懂得阅读的人,永远也不会体会到那份喜悦。他们时常会觉得生活无聊,毫无营养的韩剧成为女人们打发时间的方式,斗地主是男人们的专属。又或许会依托于各色美食,可美食、游戏以及各种娱乐方式带给我们的只是一时的欢乐,是十分短暂的。你不会记得一个月前的那顿美食给你带来的满足。你也不会记得一个月前的一场游戏所带来的快感。美食、娱乐只是我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阅读才能带来长足的快乐以及心志、思想上面的提升。

人的一辈子虽然仅仅数十年,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活的更久”。我们通过阅读名人的传记,可以和伟人们共同生活在他们的时代。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或快乐、或悲伤。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民族风情、文化氛围。我们读经典的小说可以领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方式。我们读各种史书,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一本好书所带来的思考、愉悦感,即使是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再次回想起,也仍能感受到喜悦与满足。一旦你坚持阅读,就会发现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你自己和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你就不再会为生活的一些琐事所困扰,你能够从书中感悟和领略到一些东西,领悟到人生的道理、生活的准则。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是如此。

《文心》里有一段: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读的书多了,思考的多了。就不再仅仅生活在当下这个世界中。看到的事物也就会不一样,千百年的文明至今,许多东西都在改变,但一些道理是不变的。可道理这东西讲出来效用是不太显著的,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的东西才会真正让我们“颤抖”。

我必须强调的是,阅读不是盲目的读,实际上阅读可以分几种,一种是纯消遣式的阅读、一种是信息的获取、一种是能带来思考的阅读。

纯消遣式的阅读大概可见各种网络小说,只是为了使自己愉悦,这类实际和美食、游戏一样,只能带来短暂的愉悦。信息获取式的阅读,大概可见各类杂志,我们阅读实际只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这在阅读方法上没有任何提高。只是这个信息你是知道或者是不知道,好比说新闻“浙大双胞胎姐妹双双被英国名校录取”,实际上这则新闻你知道与不知道,对你来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你利用的仅仅是你的记忆力,除了此条咨询外一无所获,并没有被启发。

而第三种阅读才是我想要强调的,虽然此类也可以看做是获取信息,但重要的是不止于获取信息,要懂得思考。我们从思考中启发自己,不断如此、不断进步。吸收信息只是要被启发的前一个动作。

许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读的多就是读的好。实际并不是如此,读的很广但并没有理解作者其中的意会。实际上读了相当于白读。读书成了机械化“运动”。俗称书呆子就是这么来的。他们并没有读取到书中的要意。只是读过,可是没读通。

我鼓励每一个人都养成阅读的习惯,但并不只是盲目的阅读。就像如果你读到了一篇文章、一本书,其中说的你全部都理解,精通。(关于读书的方法我以后会写专门的文章来阐述)那实际上这文章对于你而言就没有太大用处,如今的许多被炖烂了的鸡汤大抵如此。你要读的,是那些你还读不太懂的、一知半解的、以前未想到的、给你启发的文章或书籍,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盲目的阅读实际是浪费你我的时间,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一定的浪费,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阅读的方法、方式来达到深度思考的目的。我仅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有所启发,让明天的你和今天不一样,那才是最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但千万不能读成书呆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cs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