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要讲述,唐朝时期,其他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前面到这里对佛教的描述也太多了吧)
今天,在世界各地移居海外的华人仍被称为“唐人”。这也侧面说明了唐朝文明给世界历史、世界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唐代对世界的影响。
作为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朝的声威超过了同期的世界强国—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盛唐诗人王维更有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来描述各国使节朝拜唐朝皇帝的盛况。
对朝鲜的影响
朝鲜半岛是除中国本土之外,儒家思想影响最深远的地区。
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仿照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并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如较为知名的崔志远)
文化交流的影响:
宗教思想:佛教、儒家等;
节日:春节、端午节;
……
对日本的影响
今天的日本依旧使用着年号的传统。
使用年号的传统是从公元七世纪中叶开始的,那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旧的姓氏、部民制度弊端严重,面临瓦解,很多有识之士决心开始变革,也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
公元645年,开始了“大化改新”的政治变革,即以唐朝的律令制度为蓝本,变成中央集权制。大化也是日本天皇模仿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年号。
在整个唐朝时期,日本总共向中国派了19批遣唐使,学习吸纳唐朝的方方面面,因此日本在社会制度、城市建设、科学技术、工艺美术、文学语言、宗教思想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文化交流的影响:
建筑:平城京,即今日的奈良,平城京完全是模仿当时的长安城建造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几乎一模一样;
生活:唐朝风格的艺术品、唐式服装、唐式点心和餐具筷子、豆腐等等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文学:吸收了汉字、书法、诗词歌赋、围棋、茶道;
宗教思想:佛教、儒家思想等;
节日:三月三、端午节等
注:
日本文化很精细,非常微观。学习一个东西就容易把它变成一种信仰,把它变成一种特别极端崇拜的事物。日本的国风文化,就是在吸收消化唐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的建立自己的、带有主体性的、本民族的文化。
对外关系对唐朝的影响
交流是双向的,在中国文化和物品不断传入日本、新罗的同时,日本、新罗的一些物品和文化现象,也引发了唐朝人的浓厚兴趣,日本人制造的毛笔、纸张、衣料等在长安大受欢迎。像琵琶和葡萄酒其实也是西域传来的。
与唐朝进行双向交流的,不只是日本和新罗,唐朝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乃至北非地区有着密切的政治、贸易和文化往来。
因此,唐朝文明也是吸纳和进取的代名词,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社会生活的安定繁荣,给唐人带来了自信、宽容、好奇、开放的时代精神,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成为唐朝重要的文化精神。
据统计唐朝政府共接待过7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唐朝的国子学和太学等官方教育机构先后接纳了多达3万余名外国留学生,其兼容并蓄的伟大气魄,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引领了几百年的世界潮流,这是唐朝文化对外辐射的永恒魅力,唐朝多姿多彩的对外关系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