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其实也是一个平衡体,物质能够保持现状并在一定时期内存续,靠的就是这种平衡关系。
而像人际关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靠这种平衡维系着。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那些人际关系方面的行家里手实则是与谁也不远不近,以自己为圆心,把所有的人都放在同一个圆上面,保持着同样的距离,维系着某种平衡。离得远了来看,这也是一条处世的法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8398/1c7597fbc6349a3f.jpg@wm_1,k_cGljX2JqaHdhdGVyLmpwZw==)
一、不要对谁特好,也不要对谁不好
不要对谁特好,也不要对谁不好,这是一条向外的处世法则,也可以说,是一条外在的法则。
对谁特好或者对谁特不好,都打破了某种平衡,使人际关系难以长期维系。人人都逃脱不了被打钩画圈的命运,对其特不好者说不定会在关键时刻给你致命的一击;对其特好者也说不定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利益会在关键时刻舍你而去。
当陆虞侯追杀林冲之时,林冲是否对自己当年救助陆虞侯的行为悔恨交加?白眼狼、薄情女、绝情汉,一个个形象现身于世间,粉墨登场。
你送给别人一块糖,别人吃掉便很快忘记了;可你对别人的伤害,别人可能终生还记着。你便有了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走茶凉、情如纸薄之感,因为你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你对别人的伤害可能早已忘记了,可别人之所以还记着是因为伤害还没有得到偿还。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8398/e0cc5d59cc90d81d.jpg@wm_1,k_cGljX2JqaHdhdGVyLmpwZw==)
所以,不要轻易付出,付出好和坏;即使付出了好,也不要念念不忘。至于坏,更不要做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倘若无意为之,也要及时补救,避免引出更大的祸端。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随风舞、逐水流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为地加上了个人的感情。正如趋炎附势一样,还有衍生出来的感叹——“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是人的一种过度的感叹罢了。
之所以有感叹,是因为曾对其好,而其并没有想象或者预期的那样有所回报,甚至回避、冷漠,落井下石。
痛苦的是自己曾经的付出未有理想的结果,而又为此念念不忘,才有了这种结局。如果抛却耿耿于怀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缘故?是待人太好了?不要对谁特好,也不要对谁不好,做到此便真的没有忧伤了。
二、不求完美,但求对得住良心
不求完美,但求对得住良心,这是一条向内的法则,是对自己的内心而言。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对别人的善,不求别人的回报,只求心安。尽管做的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足够了。
有时,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一件事,甚至可以说为了自己。
单位里曾有一个青年人,幼小丧父,母亲身患绝症,单位里人人为之捐款捐物,可在其母亲去世后,这位年轻人便离开了,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我们心静如水,不求回报,不求完美,只求良心上的安慰。
不要对谁特好,也不要对谁不好;不求完美,但求对得住良心。实质上,这两者可以归为一句话,那就是只求对得住良心。向内,只求良心上的安慰;向外,就是一视同仁。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28398/f41f7040f7fdc375.jpg@wm_1,k_cGljX2JqaHdhdGVyLmpwZ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