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从大盘环境、板块效应、资金流向、选股核对、交易随笔五个维度来跟踪记录市场,不定时写一写自己的读书笔记和交易心得,欢迎您的关注,也烦请多提宝贵意见。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本周指数方面呈现上证弱,创指强的局面。具体来看,上证指数跌幅-1.57%,收3491.57,深证成指涨幅+0.08%,收14462.62,创业板指涨幅+0.06%,收3352.75。
形态上看,上证指数在跌破上升趋势线后,目前还呈现调整状态,深指和创指都还在箱体震荡中,不过创指要强于深指,目前在箱体上沿震荡,有蓄势突破之意。
本周上证指数如果看反弹的话,那深指可能会去攻击箱体山沿,创指则形成箱体突破,值得试错,需要盯紧盘面,伺机而动。
板块5日强
板块10日强
板块周涨幅(5日强)里,元宇宙和云游戏(其实也是元宇宙的具体分支)一骑绝尘;
板块双周涨幅(10日强)里,除去强势的元宇宙及其相关,半导体元器件已经来到涨幅前排。
目前跟踪关注的板块(排名分先后):半导体、航空、种业种植业、汽车配件、消费电子、储能。
港资加仓个股——聪明资金动向
本周北向资金总净流入44.14亿元,环比上周减少了58.38%。本周主要加仓的行业是汽车行业、电子元件和农林牧渔。
以上为港资近5个交易日增持股份占比前30。
个人的大股票池遵循陶博士的基金持股比例>3%或港资持股大于3000万的条件筛选,随后在这个股票池里筛选出当日至少一条RPS大于85的股票作为下面条件选股的股票池。
指数风险阶段,突破型的口袋支点往往是假突破,需要结合个股业绩、行业赛道、换手率、景气度等多种因素进行研判。
上周出现口袋支点的个股(剔除短期涨幅和跌幅过大的,剔除市值大于2000亿和小于100亿的),按行业排序:
在技术分析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同一个指标在不同的中期给出了相反的操作信号,该如何抉择。
比如以macd金叉死叉作为自己交易系统的决策依据,但是日线上macd刚刚死叉,是卖出信号,但是周线上的macd却是刚刚金叉,是买入信号,这时候该如何选择?
两个建议,一个是看自己操作的周期,你是短线,自然以日线图为依据,中线则是周线图;另一个是直接选择观望,等到多周期指标发出共振买入信号再入场。
聊这个话题,主要是想聊聊共振。
指数级别的行情是靠主流板块的行情来推动,而板块的主升,则是板块内部的龙头个股主升推动的。
小周期推动大周期,大周期压制小周期。
时钟如果拨回到年初的创业板指,指数在年初见顶回调后,经过了4个多月的调整,于7月1日创出新高(但收盘为保持住)。
回测一下当时的板块,锂电池无疑是众多板块中最靓的仔。
锂电池板块同样在年初见阶段顶,但是调整幅度远远弱于大盘,在经历了一个扎实的中期调整之后,于6月4日创出新高(早于大盘一个月)。
再回到锂电池板块里,板块的绝对权重股——宁德时代(20210531复盘: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宁德时代),则是在5月31日就创出新高(领先板块一周)。
后来板块内部涌现出江特电机、富临精工、融捷股份等一众大牛股,涨幅都是翻倍起,完美诠释了权重搭台,百花齐放的行情走势。
回到当前,哪些板块值得关注?多翻翻K线图,看那些再和板块共振?
汽车:整车、电子、配件
科技:芯片、半导体、元器件
农业:种业、种植业
军工:航空
消费:食品、电子
不过市场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当你的判断与市场走势相左时,务必记得先退出观望,真正的行情会给你二次上车的机会。
如果喜欢文章,欢迎关注,多多转发、点点在看,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