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69112/8f13ed958fb7e0d0.jpg)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在《贾谊新书》中记载,早年,孙叔敖看到路上有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看到了。”
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再有人看到,就打死,埋在了土里。”
他母亲说:“不用担心,好人有好报,您不是为了自己!”
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
因其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楚庄王独霸南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中学教科附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当代咱毛——主席在视察淮河时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这是说孙叔敖为了保护更多的人,宁可除害安民的故事。
关于民间流传的关于的卢马的故事 ,这种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妨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坐骑就是一匹的卢马,曾经驮着刘备跳过数丈宽的檀溪,救了刘备一命,不知后来的卢马怎么变成一匹凶马了,大概以前有人骑乘,出了不祥的,久而久之,就这样流传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69112/0b93b8554e54a05e.jpg)
庾公,庾亮(289年—340年),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东晋时期外戚、名士,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庾亮姿容俊美,善谈玄理。
新语里讲了这个庾公和的卢马的故事。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庾亮所乘坐的马中有一匹是“的卢”马,有人跟他说让他把它卖掉。
听到有人说让他卖掉这个“的卢”马,庾亮就想起来了春秋时期的孙叔敖的故事了。于是就有了新语里这段话。
庾亮说:“要卖它,就一定有买它的人,这样就会妨害他,怎么可以把对自己不利的事转嫁给他人呢!过去,孙叔敖曾打死双头蛇,以保护后来的人,这是古代的美谈。我去效仿这件事,不也很豁达吗!”
本文赞扬了庾亮不迷信、不害人的高尚品德。
庾亮有一匹额前有菱形白斑的马叫的卢,传说它是不祥之物,会害死它的主人,所以有人劝庾亮把马卖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庾亮认为这样做会害买主,因此他不肯卖掉,体现了他绝不把害己之事去害人的高尚品德。
从这点看出,庾亮也确实是一个通达事理有德行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69112/5cff62666d51a6f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