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很多时候没有弄清楚目标
这个话题很大,因为目标可以很大,但正好最近几天在出差的时候,我最近正在晋城的合作学校出差,受学校老师的委托,帮他们设计一个活动的方案,并指导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跟这名老师和这位学生的相处,让我感觉找到了可以解释这个话题的事例。
学生
在挑选学生的过程中,我给他们的老师提了一个要求:最好接触过代码类的编程。学校的老师说他知道一个学生,现在五年级,之前在外面学过python,参加考级考了6级。于是乎,我让老师把这个学生叫过来,我看看能到什么程度。
说实话,我的预期有些高,毕竟只听那位老师的描述,这个孩子应该学了挺长时间的,并且考级也考过几级,学些的程度应该不差。不过当我让这个学生简单说一说她曾经学过的代码的时候,她的表现并不像一个学了很长时间python的学生,我挑选了一些基础的编程知识来考她,她也只能说出个大概,并不能完全说出代码的功能。
这让我不得不好奇她是如何学习python的。据她所说,她上的是网课,每节课开始,她们的老师会展示一段代码,然后逐行讲解每一行代码的功能,之后发一段带有注释的代码到学生这边,然后就让学生自己按照刚才讲的过程来写程序。同时,她还告诉我了一个细节,她原本学习的是图形化编程,并不是代码,而当时她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机构的老师为了能让她考级python的等级考试,跳过了前面的几级,直接从4级开始考的。
她说她有一段时间没继续学了,她家长没有再交钱。这是正确的选择。
教师
与我对接的这位老师是那所学校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她正在想着如何给她的孩子做英语启蒙的问题。聊天期间,她说到最近在纠结有没有必要非得找一个外教来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我问她为什么,她的答案震惊了我,她说:“我在想要不要让孩子练出外国人的那种口音来”。
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继续问她为什么这么想。
她说:“也许这样能把英语学的更好,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更能接受?”
文字不太好形容我当时的表情和内心想法,随后我告诉她:“如果沟通交流,正常学英语就行了,我国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也不是用外国人的口音说的英语,不一样正常跟他们沟通么。当然,如果您的目标就是想让孩子学口音,那就找个外教来教,如果目标是让孩子用英语,未来能交流,那口音什么的就无所谓,能说清楚事儿是重点。口音是方式,是过程之一,不是目的,您没必要纠结这个,其他的事儿上,弄清楚了目的到底是什么之后,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现在很多人把手段当做目的,过于看重方法,忽视了目标是什么,所以他们只能陷在非常多的方法中,这肯定焦虑。”
她说:“嗯,确实是,如果是能交流的话,确实不用非得在乎口音,关于目的和方法的那个我确实得再想想。”
老师这个职业其实并没有多么特殊,无非也是哪个孩子的爸爸妈妈,走出学校之后,他们也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多疑问。我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过不少已经当了爸爸妈妈的老师,他们有着和其他职业的家长一样的焦虑、一样的工作压力、一样的迷茫,面对现在动辄就是要考级或者比赛的教育环境,能够抵御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家长并不多。
然后呢?
引起家长焦虑的这些比赛、考级、奖项等等,其实本来都只是孩子成长或学习路上的过程之一,孩子可以通过这些实现目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目标,但重要的问题是:“目标是什么?”。有太多的家长在找机构的时候说,就是想让孩子参加考试和比赛,未来可能有助于升学。但参加了一个比赛,再转头一看旁边,还有很多很多比赛,能拿很多很多奖,这时候家长就开始拿不准主意了,到底参加哪个?孩子的时间精力和家长的钱包都是有限的,到底参加哪个最有帮助呢?自此进入了焦虑的开始。
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的培训和相关考试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是机器人、科学和编程类的机构开始快速生长,同时因为国家对很多“特长生”相关的考试给予了很多限制,但又留下了“科技特长生”这么一个小口子,让很多机构有了贩卖焦虑的机会。“考试只剩下科技类的了”、“很多孩子已经考了什么级参加了什么比赛了”、“北京又有多少个特长生名额了”如此云云。
在这些机构的宣传下,似乎学习机器人、科学、编程类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考级,为了比赛拿奖,然后拿着这些奖项去给有自主招生名额的学校看。看似是个很美好的路径,通过某些名单上的赛事奖项,或者某些特殊的赛项,获得特殊的升学名额,就在前两天,我还看到之前一个机构的同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北京各地区高中的“科技特长生”的招生人数分配情况,我统计了一下,一共有425个名额。那么2023年的时候北京市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中考呢?有22.5万人。
虽然很多的家长都会说“比赛什么的无所谓,就当玩儿了,这个过程也能培养孩子”,但真这么认为的家长可能并不是多数,在机构的各种信息冲击下,不少家长还是会试图让孩子参加一下这种“比赛”,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大部分比赛真的说不上是正规,这个暂不展开。
家长们自身不容易判断某些考试或者比赛的好坏,也没有时间详细地去了解,这倒是可以理解的,将来各种过程更加透明之后,家长们会有了解的渠道。但现如今作为外部机构,有相当一部分将自己的课程体系锚定在了这些考级和比赛上,不管课程体系吹的如何好,一问能学到什么最后都会把话题引向一个所谓的“成果”,即比赛考级,仿佛家长花钱,孩子花时间之后,能得到的东西除了比赛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么,然后呢?
孩子学习了这些,考了级,比赛拿了奖,然后呢?
升学了,面对高考,然后呢?
参加更多比赛,争取在全国几百万考生中获得保送名额,进了名牌大学,然后呢?
大部分家长的回答就止步于此了,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安排了。很多时候,这些学习的过程,我们的目的其实就是孩子本身,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成绩、奖项”,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出一个明事理、能独立思考、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孩子,所谓的考级、奖项、大学什么的,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过度注重手段,就会发现无穷无尽的手段,则需要在无穷无尽的手段中去挑选,最后迷失在各种“手段”中。虽然有些视频博主在讲解某种比赛的优势,但其他的比赛也不是没人说,总归是难以找到一个最好的。而如果先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就可以产生一条主线,我们只需要看那个方式更加贴合这条主线就好。
然后呢?目标怎么定?这个问题可能又会困住一大部分人。
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孩子必须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何体现他对自己负责?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自己设定目标,然后想办法达成。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引导和辅助,在从学龄前到孩子高考之前的时间段里,孩子自己的目标,家长期望的目标一定都是动态变化的,现在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了,未来的社会环境是越来越开放的,而不是越来越收窄的,那么家长和孩子在设定目标的时候,眼光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收窄的。那些倾尽所有资源all in高考的家长,看似激进,实际上是最最保守的一种方式。
如果正在焦虑某事,如果正在焦虑孩子的未来,那么麻烦停下来歇歇,整理整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看看现在的手段能不能实现,通常会有比原本目标更好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