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五在有为的绘本群里发现了一个绘本共读的线上活动,主题绘本是《妈妈,你在哪儿?》。
看到了用线上直播间互动的方式,立马报名了。因为即使没有时间,至少可以用音频的方式听大家交流的内容。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多了解一本绘本,多一份和女儿共读的素材。
到了开始的时间,我正和女儿逛完文具店,一看手机里的提醒,赶紧第一时间登陆。
本来想着打打酱油,结果谭丽老师第一个就邀请我做自我介绍。
这架势,看来真不能用打酱油的状态来度过这个时间。于是,和女儿商量一下,临时取消买奶茶的计划,回家了。
[傍晚的时间管理做的不好,晚饭后就可以出动的,结果和女儿哼唧哼唧地一会看绘本一会玩游戏,怎么都不能早点出门买奶茶。]
回到家后,女儿要求看海贼王,我就把她交给海贼王,我自己钻到小书房去了。我们的约定是,如果有急事或者需要妈妈,随时可以来书房找妈妈。
这下,我就在小书房里拥有了属于自己和这次线上共读的特殊时光。
-2-
本来期待不多,参加完活动之后,却发现收获远超自己的预期,这种体验真的很奇妙。
《妈妈,你在哪儿?》是一本关于小女孩玛利亚和小小鼠之间友谊的故事,只是她们的友谊一直处于秘密状态,直到有一天,她们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原来......
就绘本本身而言,我们交流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1.“玛利亚和小小鼠一直保守这个秘密。” 绘本中的秘密是什么?对玛丽亚来说,有什么意义?
秘密的内涵很广,可能是她们以彼此为朋友;可能是她们一直心系朋友,为了保护对方而守口如瓶;可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特殊存在的使命;也可能是自己独立的一种证明......
2.“不过,妈妈们也是朋友的秘密太让人吃惊了!” 发现这个秘密对玛丽亚来说意味着什么?
保守一个秘密,偶尔会有一些担心、焦虑和不安。当秘密被分享,孩子也就释然了,如释重负。当发现和妈妈有着类似的秘密时,这是一份神奇与惊喜,母女因为有了这些共同点而更加亲近和觉得可信赖。
大家都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或者结合自己孩子的眼光,然后进行了探讨。
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可能比较局限,比较片面,但是大家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之后,就会发现,我们所理解真相,其实有很多面。自己看到的其实并不是完整的画面,通过多人的互动交流之后,一下子就感到所看到的事实变得立体了,更加形象了。
交流过程中,仿佛童年也突然变得鲜活了起来。
-3-
共读活动的精彩之处,远远不是绘本本身,更为触动的是就秘密展开的关于个人体验的环节。
我们每个人对秘密的定义可能都不同,但维基百科对此的定义是:
秘密是有意识的不愿与他人分享的信息。
谭丽老师对于“秘密”主题,引导大家自主探索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秘密。随着轻音乐的陪伴,我们每个人都用10分钟沉浸到自己对于秘密的探索和回顾中。
在音乐声中,我让自己不再有任何顾忌,看着面前的本本,让自己用笔记录下任何涌入自己内心的记忆片段。大多数都是成长中的不堪时刻,有伤心的、有痛苦的、有压抑的、有难以言喻的......
就这样让情绪牵着自己在回忆的小溪里流淌....十分钟很快就过去,我居然写了16条小秘密。
因为秘密的特性,我们都不愿在众人,尤其是陌生人前倾诉自己的秘密。
考虑到了这点,谭丽老师贴心地将大家分到2-3人一组的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个人可以选一个觉得可以交流的秘密分享到小组中。
一改刚才的沉默,进入小群的我们立马开始活络了起来。
很神奇的是,有些人原来从未碰头,却因为这样一个绘本的共读,进入一对一沟通的模式,进入小群的我们仿佛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虽然很多年轻时的秘密,等到现在回顾起来,却都带着一丝俏皮和有趣。
-4-
原来,那些所谓的秘密真的是有一点点搞笑。当年龄阅历或者学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确实觉得那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些东西就是自己无法轻易走出来的,当时感觉自己犹如困兽一般,过了那个阶段,经历了不同的事情之后,却发现原来都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但不能否认,虽有大部分的秘密在回忆时无足轻重,有一些痛苦的回忆即使年龄增长也无法消退的,内心的那种疼痛感是不可言说。有时候,言语确实是比较苍白的,无法抒发自己真正的想法。
当然,就像一位伙伴说的一样,有一些痛,如果没有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加上对的人,是没有说的勇气或意愿的。氛围没有调动到那种程度。
可能,有些秘密只能是由自己慢慢消化的。
成长过程中,有一些东西真的是妙不可言。当时恍如一座大山,回过头来风轻云淡,有些时候还会感谢过往的经历。因为有了那些痛苦和不堪,才会更想努力地过好当下的生活,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
只有在痛苦的经历的提取有用的价值,人生才会变得更加厚重和有深度,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
-5-
玛利亚和小小鼠在找妈妈的时候,都去妈妈独处的空间去找她们 - 玛利亚妈妈的凉亭,小小鼠妈妈的专属蘑菇。
确实,妈妈时间和精力有限,却要照顾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偶尔情绪难免有起伏的时候,妈妈们还能知道找一个独处的空间去消减。
妈妈们做家务、照顾孩子,职场上也可能会有很多事情,可能很容易精力耗尽,等孩子安顿好了,妈妈们太需要一些时间独处或者和闺蜜谈谈心了。
而我们生活中,却总是有很多妈妈的情绪暴躁或失望,想要找闺蜜聊天却没有时间,想要独处却没有空间,于是会无意识地将孩子当做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可她们很少会想到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6-
说到独处的话题,其实我自己确实有蛮深的感触的。
当情绪失控或波动大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就是找一个让自己能积极暂停的方式。比如到自己的卧室安静地听听音乐或看几页书。但下班后一回到家,孩子就全天候尾随妈妈身后。陪孩子玩游戏、看绘本,精力好的时候还好,心烦的时候,真的感觉难以为续。
和父母住在一起,父辈们很少有明确的界限感,反正我就觉得自己独处的时间空间非常有限,好像都被压空了。
其实,界限要从自己开始设置。后续回家和女儿相处的时候,需要和女儿一起约定一些可以各自专注的时间段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创造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像今天下午陪着女儿来心湖公园一起玩,就听女儿的建议,让她去玩充气城堡。正好今天下午天气凉爽,不是很热,玩充气城堡的孩子们也比较少,那就让孩子专注玩,我只要稍微看一两眼就可以了,随后就可以拿蓝牙小键盘来复盘昨天的活动,这样各得其所,找到了属于我们两人的独处时光。
独处,是一种修行。解读秘密,也是一种成长。
原先,秘密意味着一种害怕,怕暴露之后的惩罚和不被接纳;秘密,是一份羞涩或是一种不自信,羞于启齿;更多时候,秘密是年少无知,而走过这段时光,才会发现它的独特和美丽。
2个小时的共读,让我找回了久违的秘密,也更懂得了秘密背后的力量。
有为,真心感谢遇上你和最热心的伙伴们-谭丽老师、晶晶、happy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