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芋湾
说起“从作者说起”,我的嘴角会不自觉的微笑。
那是因为,学生们总是把四大名著和对应的作者弄混淆,而且他们总是遇到类似的题目,要么是判断题、填空题,要么是连线之类的题型。作为赫赫有名的四大名著,学生是必须知道的。如果只知道四大名著,却不能准确地知道它们的作者,这也是对作者的不尊敬,或者说是一种遗憾。
为此,我苦恼了好一阵。在苦思冥想中,我对着连线题,挖空心思把名著和作者对应起来,就像纽扣的左边和右边,硬生生在中间建立了一种自圆其说的联系,还给他们取了一个美丽的记忆名字叫“联想记忆法”。
我是怎么把名著和作者捆绑在一起的呢?
就从作品内容的某个点“连线”出来。首先解决《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这本书里面描写了很多女孩子,而四大名著中最像女性名字的就是?曹雪芹(学生们一下就感觉到了)”。
再次要解决的就是《西游记》的作者,“大家知道孙猴子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受尽孤独、风餐雨宿,最后唐僧救了他,那么这么说来,师傅唐僧是有恩于他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竟然能护送唐僧四天取经,至少可以说他是报答师傅的恩情!很巧的是,《西游记》的作者,也有个’恩’字。吴承恩(学生说)。是的,’五’(同吴的读音)百年被救,秉承师傅的恩情!”
其他两部作品和作者,也要顺手一起“捆绑”了,才真正帮助了学生“尊重”了作者。偏偏这四部作品要放在一起说,放在一起,这几位作者更容易混成一团。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什么叫“罗贯中”呢?大家看,三个国家,要把它们的故事写在一起,那一定要’罗贯其中’啊!所以一提到《三国演义》,大家就可以想到,作者是?罗贯中(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只剩《水浒传》的作者了。《水浒传》里有一个可爱的和尚,叫花和尚。和尚一般称人为’施主’,非常要’耐’心修炼,才能在寺庙或’庵’里成佛。花和尚很明显,嘴里称’施’主,却缺乏’耐’心,住在’庵’里,只能是一个花和尚。说到《水浒传》就想到花和尚,想到花和尚,就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学生脱口而出)。”
就这样,我给学生用美丽的“联想记忆法”,一次又一次解释了“吴承恩”这三个字。直到我看完《西游记》,又看蔡铁鹰的《大道正果 吴承恩传》才知道,吴家给孩子取名“承恩”,来自“本年新皇帝即位改元正德,大赦了天下,减免了钱粮,也许我们吴家能额外承接点恩泽也未可知……”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