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记(5.20~5.26)NO.32

周记(5.20~5.26)NO.32

作者: skyblue_910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7:36 被阅读0次

    一,生活反思

    (1)我如何提高一天的效率

    1:先考虑哪件事是最紧急的,那么一切让位于它

    2:没有紧急的事情,考验的就是自己一天做事的完成效率了

    3:排出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每天要做的琐碎事,相信自己,不要觉得以后空闲下来了,事情就可以做好,要做的事现在做!

    (2)听彭小六老师的写作课的收获

    1:3s写作:任务,痛点,方案

    2:乔哈里视窗

    3:标题:好奇心缺口 ,讲别人想知道的东西

    (3)吃鸡游戏的收获,尽量不要跟别人远距离刚枪,我容易吃亏,枪不稳,近距离我还好

    二,听得到的吴伯凡老师认知课程的笔记摘抄

    (镜与灯1~认知阑尾全部)

    但杜威告诉我们说:是找不到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等所有的认知都齐备了才能生存,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当中,从来都不是“学会了游泳再下水”,不是“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之后,再来到这个世界”,而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逐渐学会生存的。

    我们今天拥有很多古人没有的生存工具,但古人们也都活过来了,而且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在第一模块里一直在讲的:认知是一种生存工具。本质上,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世界的真相,而是为了更顺利地生存。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提炼一个观念:假如我们得不到一面镜子,但我们始终面临“活下去”的任务,那么,我们凭什么以及如何活下去呢?初步的答案是:不要靠镜子,而要靠——灯。

    灯不是在反映世界的现象,而是帮助你从黑暗当中走出来,帮你在一团漆黑的时候走出困境,活下来。

    灯的两个功能

    1.灯帮你看清周围的真实样子,是让你获得真相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但是,看见不是目的,如何做一件事才是目的。

    2.我们在使用“灯”的时候,要意识到它的“有限性”。

    理查德·罗蒂还写过一本《真理与进步》,我觉得翻译成“真相与进程”更贴切:

    你不断往前走才可能不断发现真相;

    真相不是目的,目的是不断往前走,一直达到你真正要达到的那个目的地。

    灯给予你的认知不是求真,而是求存,它不是向你展现一个地图,而是引导你走出黑暗森林——这个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你在整个过程当中采取的行动方案,往往是随机出现的。

    你不可能拿到森林的地图以后再走出去,因为你没有地图

    这个故事用今天吴老师的认知周期的角度来理解,教授所做的就是不断将学生带进一个又一个“飞来横祸”式的场景,觉知自己的渺小,重回谦卑的状态,不断进入下一个认知周期。

    (从对话到潜对话1开始)

    薄伽丘写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人们:人心的正常欲望是用什么办法都没法抑制的,它随时可以爆发出来。这种不可泯灭的欲望才是真理。

    “起点的高度复杂”和“终点的高度简单”才叫“友好界面”

    最高的认知不是为了“展示你的认知”,而恰恰是“将这种认知最大化隐藏”,直接呈现为一个非常平易、有亲和力的日常友好化状态;

    在这本《曾国藩家书》里,曾国藩教育他儿子,用的其实是同一个套路:

    进行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对儿子的某个优点进行表扬→告诉儿子“我当年跟你一样,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把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告诉自己的儿子。

    简单来说,曾国藩的教育方法就是:从训话到对话。虽然是在“教子”,但他的界面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从“把我想说的、我的意志、我的认知强塞给你”的这种灌输,到“如何营造一种语境,实现双方认知重叠,形成共识”。

    这个共识在哲学上叫“视野融合”,就是“虽然有你的视野和我的视野,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共同看到的——我看到的,也在你的视野里”。

    你觉得是按照你的意愿、立场、视角在认知、选择、决策和行动,实际上,是沿着我事先设定的一个你看不见的轨道在运行

    用罗胖说过的一句话:要想短时间内通过一两个问题,就看出一个人在某个专业的水平,有一个基本方法,叫“网状问题点状问,点状问题网状问”。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网状问题,你就考他是不是能够三言两语跟外行说清楚。如果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呢?你就看他能不能把它还原成一个知识网络。他说,用这个工具来衡量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问两个问题就够了。

    针对这一现象,查理·芒格给出的建议是“往头脑当中输入各种认知模型和思维方法”。当你的工具库里有足够多工具的时候,你总能找到恰当的工具来应对突然出现的新情况。

    但是,查理·芒格没说这些工具到底该怎么来,他的意思是“不断地看书”,当然,他自己确实在不停地看书。我给大家讲过,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跟人约会总要提前45分钟到,一方面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他觉得这45分钟看书的效率非常高——作为一个90多岁的老人,查理·芒格还在不断地往自己的工具库里加工具。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感和恐慌感呢?因为外界的这些东西让我们的框架觉得很无能,一直在颠覆你既有的心智模式,就成了一种恐慌状态。

    两个个体之间的认知能力的较量其实是两种认知体量大小的竞争。

    认知的绝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后台化的,就像冰山的十分之九都在水面以下。

    没有大量的数据,你没办法从数据中生成、提炼一种模式,而仅仅是不断输入数据,没有一种模式生成和学习机制的话,数据就是一堆混沌而毫无意义的材料。

    李鸿章之所以铸成大错,是因为他不相信“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不见的”;曾国藩之所以见微知著,能够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中看见这个人的未来,是因为他已经从大量的数据中生成了某种模式,进而就眼前的事实还原为一个深藏不露的故事。

    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不见的!

    比如曾国藩的快速识人能力,本质上其实是将眼前的事实还原成故事的能力。

    我们生活中,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工具,甚至一个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方法,在起不到好作用的时候,常常会起坏作用。比如公司里那些做事情特别少的人,一定是给公司制造麻烦最多的人——这种人就属于“人力资源的阑尾”。

    对我们个体来说,认知上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阑尾,我们要及时识别、切除这种阑尾,避免关键时候给我们制造大的麻烦。

    听完上节课,很多同学很有感触,“谁谁说话老是带那几个字的口头禅”——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携带着这种不自知的小零碎,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不自知;第二,没用;第三,实际上是有害的。

    “认知阑尾”是一种曾经有用,甚至非常有用的认知,在新的场景下不适用了,而自己没有意识到“场景的变化”和“已有的认知跟新场景不兼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在浑然无知的情况下,过度使用原来的认知。

    “优化认知”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最后一步,就是“切除认知阑尾”。

    我在上节课的结尾提到,“将在后面的两节课里讨论如何切除认知阑尾”,其实我是犹豫的,因为即使我说的这个方法是对的,那它也是和世界上所有方法一样,必须要保持一种“戒懒”的态度。

    只要你有“贪婪和懒惰”,任何一个方法都是没用的。你觉得掌握了这种东西,一下子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但最重要的是,你希望“不付出努力就能马上解决问题”是会变成一种“迷信”的。

    当你已经隐含了一个判断和期望的时候,就会形成两股力量:

    过滤跟这个判断和期望矛盾的所有信息和数据;

    主动收集、吸纳跟你的判断和期望看上去有点关系的信息。

    “贪婪和懒惰”很难被消除

    这个模式一旦形成,也符合阑尾的特点:①自带;②不自知;③无用,甚至有害,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④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追求等级=认知阑尾

    我们再说一种现象:争吵、争执、较劲。

    我经常引用华为的那句口号“绝不在非战略节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所有的“认知阑尾”都是由于它超出了特定场景,肆意发挥作用,在“非战略节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从而对我们的认知形成了明显的干扰和破坏。

    切除“阑尾”:绝不在非战略节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1. “语欲胜人症”的合理性

    2. 嗔:认知进化的残留物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它的破坏力缺乏意识,就会像企业经营中越来越严重的坏账和负资产,妨碍和摧毁我们的认知,而我们浑然不知。

    三,本周读书情况

    《自私的基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记(5.20~5.26)NO.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jf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