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b13d4ccec44f13e2.jpg)
一月以前,苗凯同志调到省纪律监察委员会任了常务副书记,田福军就接替老苗任了黄原地委书记,成了地区的“一把手”。
从田福军到黄原地区上任以来,他几乎已经跑完了全区所有的县。在第一轮一般性视察中,他把原西县排在最后一站。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原西是他的家乡,如果太过积极,可能会被人说他乡土观念太重,亲家乡而疏它乡。
虽然目前农村形势一片大好,但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实行责任制大包干后,农民的积极性空前地高涨,但是基层干部似乎却没事可干了。县上和公社都弥漫着一种懒洋洋的气息,想想下象棋的徐治功,打野鸡的杨高虎。
田福军是个实干家,通过积极的视察调研,他马上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一一提出了解决方案。
比如“他提出了在不同地理环境中搞大面积‘丰产方’的办法——‘丰产方’虽然土地还是一家一户各种各的,但农民可以共同接受科学技术的指导和其他方面的帮助。”
这样,所有的基层干部和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立即就被投人了进去,原来大集体时的四级科技网也被重新运用起来。
田福军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全区性规划,比如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力压地区财政局长拨出八十万元来扶持化肥和良种的供应;在原东县规划搞一个几万亩的“油菜方”;在原西县的大马河川搞一片“谷子方”。
原西县的一把手现在成了张有智,原一把手李登云在几个月前调到了地区任卫生局长。
唉,提到李登云这一家子,田福军现在对他们有一种抱愧的心情。他感叹自己侄女婚姻的不幸,但同时向前也是一个好小伙子,而且是李登云的独子。按常理,登云现在应该已经抱上了孙子。
听说登云老两口曾力劝向前离婚,但向前宁愿这样活受罪也不愿意离。更让人恼火的是向前还不愿意离开原西,搞得他们一家子现在扯成了三摊。
李登云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为向前的事,他不愿意再担任公务繁忙的县委书记,他调离原西的事也没有找田福军,而是拜托的苗凯和冯世宽。
田福军到原西县后,发现这个县的工作很不令人满意。他感觉张有智的精神状态缺乏一种生气,不应该啊,他了解张有智,他们曾一起并肩作战多年,而且他不像李登云还有个儿子的婚姻问题。
世事变幻,人也是会变的。通过与张有智的闲谈,田福军才了解到他曾经的搭档有了一种十分要不得的想法:你田福军有大学文凭,短短一两年就升了好几级,而我只是个初中文凭,做到县委书记恐怕就已经到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cd6c95b0a567d328.jpg)
“本来,一个县委书记的责任就够重大了,但有智认为这‘官’还有点小。我的朋友!这多么令人痛心。”
“全省几千万人只能有一个人当省委书记;全地区几百万人也只能有一个人当地委书记。当然,不一定就只能让乔伯年和田福军来当,但终归不能让想当的都来当嘛!”
“如果只想当官而不想干事,这种思想太危险了!这难道就是县委书记张有智同志的境界吗?”
在大马河川搞完谷子 “丰产方”的第二天,田福军和张有智相约,一起去原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古迹石佛寺转一圈。
这个石佛寺相传建于唐朝,门前有一棵八个人伸臂才能搂住的古柏,树中却奇迹般长出一棵汉槐,古籍中称之谓“柏抱槐”。
“遥想当年,那寺院红墙黄瓦,绿阴箍地,香烟飘绕,如同仙境一般”,而如今,这座著名的古迹只留下了一片瓦砾和枯草中倒着的一座石牌坊。不过这里还留有一个千佛洞,基本保持完好。
千佛洞门口有一副石刻大幅对联:“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二。石洞高三十多米,宽六十多米;洞顶齐平,雕刻有各种图案、书法。”
洞中央和走廊上都立有大石佛像,气派之大甚至可以和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里的泥塑大像比美。
另外,洞壁上也雕刻着一排排不同姿态,涂着各种颜色的密密麻麻的小佛像,简直难以数清。可惜的是,有些石碑和佛像已经残缺不全了。
当田福军和张有智从洞中转出来,共同坐在一根锈着绿斑的石柱上时,陪他们转游的田福军的秘书白元,也坐在他们对面,胳膊上小心翼翼地挽着地委书记的外套。
说起这个白元也挺有意思,他原来是苗凯的秘书。 一般来说,新任领导都不用前任的秘书,但田福军不忌讳这个,可白元打心眼里却有点瞧不起田福军(表面上肯定不会显露半点)!
原因嘛,是因为田福军太接地气,动不动就泥手泥脚和农民混在一起,像个公社干部。田太没架子,太随和了,太没有个地委书记的样子了!
白元就是这样理解 “大官”的。说也奇怪,在苗凯要走的时候,他曾向苗凯要过一回官,而苗凯什么都没有给他。
“生活中有那么一种人,你蔑视甚至污辱他,他不仅视为正常,还对你挺佩服;你要是在人格上对他平等相待,他反而倒小看你!”白元就是这种典型代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a5d79d0615e8b2b6.jpg)
现在他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默默地听田福军博学地和张有智谈古论今,竟惊讶地发现田福军在他们面前抠起了脚丫子。
是的,田有脚气病,他一边抠脚丫子一边在和有智谈论要重新修葺石佛寺的问题。有智很明显地思想落后了,他一担心钱,二担心这个地方离原西县城远,旅游带不动,没有实际收益。
而田福军坚持说即使目前不能带来收益,也是要修葺的,因为这是文物古迹,我们理应为子孙后代做好保护。
最后,他们又一起去了石佛镇的供销社。因为田福军知道,供销社对周围几十个村庄的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地方。
通过了解得知,煤油是他们最缺的东西,两千用油户,一月得两吨煤油,而现在只能供应半吨。田福军马上在笔记本上记上:回去很快找地区财贸办公室,专门拨石油指标,落实到县、社、镇……
回到县里的当天晚上,田福军就接到地委办公室的电话,说老作家黑白同志过几天就到黄原来,想见见他。
田福军和黑白是忘年交,过去田福军曾照顾过这位老同志,也在自己借调的那段时光常常和老黑一起谈心。这位老朋友不见不行。田福军决定明天就返回黄原去。
备注:
《平凡的世界》系列。卷三,第二部第二十四章读书笔记,总第32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