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内蒙古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散文
研学视野下,如何发掘“水浒文化”的教育力

研学视野下,如何发掘“水浒文化”的教育力

作者: 教育谭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05:29 被阅读3次

        一直关注研学视野下的如何将“水浒文化”化为接地气的教育资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所描述的大小90多个州府镇县中,郓城在其中算得上浓墨重彩之处。这里是宋江、晁盖、吴用等英雄豪杰的故里,更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真可谓地灵人杰,钟灵毓秀。很多精彩的故事不但与郓城人有关,而且单单发生在郓城县辖区的故事就多达十二回,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科学开发就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十分有利于研学课程的开发和研学活动的开展。

        让水浒文化的精髓和精华——忠、义、孝、家(国)与德育相结合,在师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与时俱进地在研学课程中传承水浒文化,这是我们将以水浒好汉城、宋江湖等景区为依托,将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行走在历史与文化的宏大“场景”中,浸润一种大气魄的教育。如何在研学的大课堂中发掘生动形象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体系化的研学活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忠文化,让学生成为一个点亮心灯的大写之人。忠文化,体现于水浒英雄的思想体系与日常言行之中,是一种顶天立地的“大我 ”形象。我们认为,在新时期讲“忠文化”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信念、忠于职守、忠于使命,以使命感陶铸事业心,做一个爱国爱党的人。无论何时,都拥有信仰和梦想,这是一种“忠”;无论何地,都拥有激情和拼搏,这是一种“忠”;无论何事,都讲求境界和格局,这也是一种“忠”。在水浒研学课程中开发“忠文化”,让学生拥有责任与担当,学会不背叛梦想、不抛弃目标、不放弃奋斗,成为一个有诗与远方的人。

        义文化,让孩子成为一位勇于奉献的赤诚之人。发现有人遇到困难出手帮助,救难济困,匡扶正义,共情共生,是义文化的重要表现。通过研学这一大教育,使“义文化”成为自觉自愿的主动行为,成为一种爱暖天下、情献苍生的精神品格。在研学中体悟“义工精神”与幸福人生,践行“成人达己”与助人为乐。把“义文化”成为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基因,在“水浒文化”的研学中,创设“爱心大讲堂”、创立“情景剧”表演体系,并接地气地进行着古装经典诵读等活动,使孩子们成为一位有爱的能力的人。

          孝文化,让孩子成为一个爱亲敬老的仁爱之人。水浒英雄们善良品格的交集就是“孝”,为此, 在研学课程中创设“行孝、尽孝”的故事情景。“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开发讲孝德故事、看孝德情景剧等活动,让水浒英雄一个个人物形象“立体”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心灵坐标系中,成为自我人格修炼的“精神路标”。

          家文化,使孩子成为有家国情怀的温暖之人。梁山好汉终究是心系国家、情系苍生的英雄人物,他们绝非打打杀杀的莽汉,要引领孩子们看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时的使命担当,看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旷远胸怀,看到不逼刀枪剑戟的果决豪迈……直指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这让“水浒文化”研学有了高品位的教育力。

金辉  凌晨四时于笑和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学视野下,如何发掘“水浒文化”的教育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q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