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研成绩陆续出来了。
朋友小曾看着不高不低的成绩,知道自己与心仪的学校无缘了。
她沮丧地说:“放佛用尽了全力,可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我想,可能以后都不敢这么努力了。”
一场考试,放佛把小曾都否定了。
没什么比说出“我付出了我的所有,但是依然不够优秀”这句话更难的事了。
对于未来,她甚至没有再爬起来的勇气。
不敢努力了,这听起来让人绝望的话语。
而在不敢努力的背后,是否还存在着解决方法呢?
02
为什么不敢努力了?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一些人认为,“努力”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他们会觉得,那些拼命努力,却没有取得好结果的人,有点儿“傻”。
他们深谙“选择比努力重要”。可他们似乎一直在选择,从来不努力。
他们想要给自己营造一个“不努力”的形象,在这种形象背后,包含着一种“我只是不努力,我努力了就一定会和现在不一样”的幻想。
有人曾描述过这样的状态:
“我只是不敢努力。怕努力了却还是没有成就,怕别人的非议,所以一直庸庸碌碌过着平凡的日子。这样还可以自我安慰,反正自己没有努力,自己要是真的努力了肯定比你们过得都好,然后自欺欺人地走到现在,心甘情愿,偶尔艳羡。”
而有人认为,因为害怕知道自己努力过后还不如别人。那种滋味,苦涩如胆。
在一些人心里,一直有这么一种想法:优秀的人是不用那么努力的,如果你有得到这个东西的能力,你应该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
正是这些想法,让人裹足不前,让人不敢轻易付出努力。
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地彷徨迷茫过,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03
最近,在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这本书里,我才真正明白不敢努力的人是怎么想的。
原来世上存在着两种思维模式。一种称之为“固定性思维模式”,另一种称之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其本质区别在于,认为人类的能力到底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可以培养的?
作者发现人们对能力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那些声称不愿努力,不敢努力,努力丢脸的人,其实都是固定性思维者。
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其实是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就像游戏里的“属性值”一样。
但这个值是固定的,你只能通过一些测试来验证它。
在固定性思维的世界里,遇到挫折意味着失败。得到一个糟糕的成绩,输掉一场比赛,被炒鱿鱼,被拒绝……这些都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
所以,久而久之,这些人会变得不敢努力。
因为如果失败了,那么就意味着自己能力不足,没有天赋。
为什么努力变得如此让人恐惧?
努力后还是失败的事实会让自己找不到借口,或许是固定性思维模式者最难以承受的事实。
但究其根本,是因为他认为能力是一成不变的。
而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一个事实:能力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
年少时候的乔丹、达尔文、爱迪生,都不是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如天才般横空出世。
努力学习不代表你很脆弱,而是会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在成长型思维的世界里,如果自身没有成长,没有达到想达到的目标,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意味着失败。
他们相信能力是可以提升的。通过不断地挑战,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只要自己的能力有提高,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儿。
我想,大部分人都曾是固定型思维。
因为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太多太多讯息让我们觉得受到评判,评判自己的能力不足。
在《中国合伙人》里,有这么一段台词:
“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学生里最容易失败的,因为你们面临全世界最残酷的考试。教育部公布的1993年的升学率,从初中到高中是44.1%,也就是说有近600万人失败了,高考这个升学率是39.9%,140万人失败了。”
在这么多人里,又有多少人能够顶住失败的压力,愈战愈勇?
作者还提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两种思维的结合者,只是在不同的时候表现得不大一样。
其实,并没有说固定型思维一定劣于成长型思维,只是作者通过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成长型思维人格更有利于挖掘人的潜能,活出精彩人生。
作者认为固定型思维的产生一般是出于某种原因,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曾经保护过你。
因此,真正地从内心接纳你的固定型思维,感谢它曾经保护过你,只是它的存在已经阻碍了你的进一步发展了。
接下来,就是改变的时刻了。
你,准备好了吗?
- End -
我是高逸,在路上,和你一起进步。
你的点赞和关注,就是对我的最大赞赏~如果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和我讨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