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视高洁的人会在修行中建立起一套特有的标准,类似于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是他们结合自我认知对修习对象的理解而生成的,以此要求自己,并不会成为问题。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唯一高尚的,并用来审视身边人和事,就会产生问题,即便美好的事物,一旦与这套标准产生分歧,就会被当成丑恶,甚至罪行,类似佛家所说的分别心。
但修行者的修为决定了他们不会对分别之物严苛指责或者参与冲突,但这类人会在内心指手画脚,寄希望对方自我发现。也有当面指出的情况,对身边亲近之人尤甚,一旦与他人意见发生冲突,那副无条件捍卫自己标准的样子,就会暴露修行者肤浅偏执的一面。
素食主义者看到一个大口吃肉的人,如果认为这是一种罪行,就已然陷入了修行的偏执中。很多宗教信仰有明显的差异性和排他性,这种差异性是修行者应该去参悟的,没有获得参悟的情况下高举大旗指点他人是危险的,宗教战争由此而起。我们说的“以己度人”,是圣人之为,修行者尚未成为圣人前,最好的办法是抛开成见虚心探索,保持对差异的思考。
另一种则是自视清高孤芳独立的修行,他们企图从更高维度,更彻底自我要求上修行,从而形成了精神洁癖,再也无法做到入乡随俗,他们对身边的大多数事物,刻意回避拒绝欣赏,认其庸俗而避之不及,从而形成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修行者在觉得孤单时,会认为孤单是磨砺心智的好办法,认为能承受孤单耐住寂寞是人的优秀品质,但不能忘记融入团队参与其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同流合污”,只要不违背法理道德,对于自己和他人而言才是更为礼貌和包容的。
自视清高者,容易忽略他人的善意,他们不在乎成为了别人眼中孤僻冷漠的人,认为别人不懂,也不需要别人懂,渐渐的远离了真实的生活,让不被理解的心使其变得骄傲孤独起来,进而成为一个郁郁寡欢遗世独立的怪人。
修行者首先要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将自视清高化为潜龙勿用的谦逊,将自诩不凡的自信用来帮助他人,修行状态会更上一层。
一些修行者会过分强调对感官的控制,认为外在感官感受都是虚假的,这类修行者容易产生罪恶感,似乎一切感官享乐都是不正确的,一次不小心的放纵享乐,负罪感会让其在下一次接触到类似的享受时,避而远之。于是他们摈弃其他兴趣爱好,只为专心修行,以期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信仰或神,即使他们从没受到过神的感召。这种自我控制的修行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可能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
感官的乐趣是上天给人类的馈赠,欣赏大自然美景,聆听优美的旋律,品尝鲜美的食物,拥抱恋人享用身体,这些感官享受正是人们释放压力获得幸福感的方法,在这些美好的事物面前,修行者应该有更包容接纳的态度。
控制感官的目的应是控制那些堕落邪恶的纵欲思想与行为,以此应对浮躁的生活状态和杂乱无序的思维,获取内心平静。
一些修行者则希望或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为虔诚,可能衍生的攀比心会促使他们在修行中比他人付出更多更深,从而满足其虚荣心。攀比看似可以加速修行成果,实则是劣性的。其一因为修行者停留在自己认知层面的付出,并不能获得更好的修行成果;其二则造成修行者之间的不良竞争。去朝圣的次数要更多,时间要更长,参与练习的强度要更大,要有更慷慨的奉献,这些行为层面的虔诚与其内心真实的目的并不一致。
这种修行会陷入了危险的状态,因为虔诚的原因可能不是来自身心受益或精神获得了感召,而是为了作秀。夹杂着虚荣心的修行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露出马脚,比如身心健康,婚姻稳定等平衡的状态可能被打破。当遭遇困境,这类修行者的挫败感会更强,从而在自我怀疑和反抗时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修行者不但要剔除攀比和竞争,还要避免被同行者卷入这种状况,如同只身走在没有尽头的路那样前行,是修行者必要的觉悟。
一些修行者会一味向内追求,向内寻找答案,以期获得觉悟,对那些外在的追求不以为然,就比如前文说的感官享受,事实是他们对内在究竟是什么通往哪里,完全不清楚。
部分宗教或者哲学观昭示,一切都可以从内找到答案。这种观点我并不反对,但这种观点更是一种修行结论。先哲们在生活中遭遇困难,经历的磨练引发思考,在冥思中获得的答案,后来者又怎可能跳过过程直达结果呢。释迦牟尼并非从出生就在菩提树下静坐,在此之前他看到过很多人世悲惨。
如果修行者尚未经历生活磨难,也不懂得如何深层思考,只是盲目坚持并信奉内求,结果很可能什么都找不到。因为偏执,一无所获的他们只会认为是自己的修为不够,于是加倍自我要求,摒除杂念,约束行为,以期更深彻的投入到修行中去。
一个向内探寻答案的普通修行者,俗世弟子,与那些能通过禅定合一获得的永恒平静的真正修行者是不同的,前者无法轻易脱离现实牵绊。当他们向内探寻得出一切都是虚无,人生如梦一场空的结果时,已经修成了孤家寡人,让身边人备感痛苦。人的快乐和幸福来源于感官满足,不能脱离外部世界独立获取。对于普通修行者,只有对生活的世界充分认知,并向外分享奉献,参与劳动创造价值,成为他人需要时,才会获得真切的幸福感,才有资格走向内求之道。
当然,向内探寻对于普通修行者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指导修行者反思,无论人生是注定无意义还是一个努力寻求意义的过程,向内能使人获得心灵宁静,从而推动真知之门的启动。
修行有很多种,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使命,作为现代人,修行中要警惕可能生出的自我高洁,避免陷入自恃清高、盲目坚持和探索等误区。普通修行者不要脱离人间烟火、不要让修行成为逃避现实的方式,要把握生命不同阶段向内探寻的尺度,履行好不同年龄段的人生职责,应理解现世的修行首先是为了找到并维持幸福,其次才能进入无人之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