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骂他了,但是他还是不松口,我要坚强,我不能哭,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哭也太没面子了”,我朋友小敏强忍着泪水和我说,这是他三年级的儿子被同桌咬破手后对老师说的。
原来,小敏的儿子明明和同桌强强发生了一点摩擦,明明把强抢掉在地上的铅笔扔到了垃圾桶,而强强气氛得抓住明明把他的手咬破了。明明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直到同学看到后告诉老师,他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是告诉老师:我骂他了,可是他就是不松口。
小敏一家都是非常善良、淳朴的人,平时也教育孩子吃亏是福。但经历了这件事后,他有点犹豫了:是不是自己平时把孩子教得太善良了,以至于面对别人的欺负时,还一味的忍让与坚强。
我的回答是:你确实应该教会孩子坚强,但应该建立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当时能立马发出叫声,而不是逞能的坚强,同学和老师发现后可能会避免你的孩子受伤。
但,要求孩子忍让与坚强,似乎是很多中国父母奉行的。从明明的口中就可以知道:他要面子。校园霸凌、家暴等,种种事件,受害者父母可能会考虑面子问题,劝孩子忍让。离婚丢面子,父母会劝女儿忍受家暴;孩子被人欺负时,大多父母会觉得是自己孩子太弱丢面子,便也不深究。
但孩子,我想对你说:面对伤害时不要再坚强。当坚强成为一种优秀品质被宣扬时,它应该是建立在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的基础上。可以是牙牙学语学走路时摔倒、考试发挥失利、写论文找工作不顺利时,但绝不包括被别人欺负时。
换句话来说:善良是有底线的。当你的善良被人践踏踩在脚下时,请放弃所谓的坚强与面子。大喊大叫大哭,寻求周围人的帮助,都是你可以采取的措施。这时的不坚强不是所谓的丢面子行为,而是你的求生技能。
当我们学会保护好自己时,再去建立坚强的优秀品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