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老家的称呼,就是外婆。老家把外婆叫阿婆,还简化叫阿,外公叫阿公,却没有简称。
阿公和阿都是二婚,他们以前的婚姻家人从未提起过,我也不得知晓,只听说阿带着一个儿子嫁给外公,年龄比阿公大一点。阿给阿公生了六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这在聚族而居的农村要受到族人的歧视,还好阿公并没有因此抱怨阿,更没有用家庭暴力来表达他对阿没有生儿子的不满。
去阿归里(家)是最值得小孩子期待的,在物质极端匮乏时代,在孩子眼里阿总会变戏法似的给弄一点吃的。我却没有这个期待,我打小和阿一起过。母亲是长女,但是大姨先结婚,姨夫是外乡人,本来要做上门女婿,大姨尽管就在村里,却分家自己过了。父亲也是外乡人,这样我从小和阿、阿公一起生活。我把阿叫姆妈(奶奶),阿公叫公(爷爷)。
成年人对往事的记忆大多从小学开始,我小学就去了爷爷奶奶家,对阿实在没有太深的印象,却认为阿是世界上最亲的人,有时莫名其妙会想起阿。我只在寒暑假回到父母身边,家里没有那么多的床来安置我姐弟四个,于是我被安排和阿一起睡,在靠里的一角和阿挤一个被窝,有时,我把手放到阿软软的肚皮上,我喜欢阿或许是“同床共枕”的心电感应吧。
阿扎过脚,遇到社会开明化,扎脚不彻底,脚不是那么小,但是已经残疾,脚趾被折断弯到脚底。扎过的脚要用很长的布条一圈圈缠扎紧,塞进小鞋子里,这样脚很容易长鸡眼。脚趾踩在脚底下,满脚掌的鸡眼,走起来不是步步生金莲,而是步步扎心的痛,阿走路很明显的瘸。
或许是走路不便的原因,阿除了偶尔被姨夫接去住几天几乎不出门,也很少去村里人家走动,甚至连家里的几间房屋都未必走遍,只在厨房、堂屋和自己的房间方寸之间活动。
阿没有去生产队劳动赚工分,在家围着灶台转。家里的灶台很大,灶膛低矮,要坐着往里面加柴,而灶台很高,只能站在炒菜。做饭时阿先往灶膛塞几把柴,起身走几步才能抄起锅铲炒菜。这对阿并不简单,残疾的脚从灶膛前几乎挨地的矮凳子上起身总要先蕴酿挣扎一下。“灶上一把、灶下一把”是农村妇女艰辛的写照。外婆做饭很慢,晚饭前,我们哥几个常常围着灶台,眼巴巴等着阿把饭做好。
田地的收成有限,家里指着养猪换几个活钱。乡下孩子是散养的,猪却是圈养的,喂猪比喂养我们这帮野孩子更费事。几张猪嘴总也喂不饱,猪饿了嗷嗷叫唤,毫不客气用鼻子去拆猪圈门。打猪草夺去了我儿时大部分课余时间,打回来的猪草要先剁碎,煮熟存起来。家里有一口直径一米的大锅专门煮猪潲(音哨),煮好了要舀出来,装到屋外的大缸里。晚饭后,我在阿剁猪草的节奏中熟睡,不知道阿什么时候才能煮好。
阿没有上过学,我小时候没有外婆讲故事,阿也不大和我们讲话。闲的时候,阿会做一种拼花的女工,将小花布折成三角,拿稀饭粘在一块底布上,四个三角拼出一个小正方形,用线一针一针缝牢,一块一块折、一块一块缝,这些小正方形横着对齐、竖着对齐,费去好多天的功夫,做出的拼花大约只有满清官服上补子那么大,放到婴儿小被子中间的做镶花,或者做小孩子包屁股的棉布帘子。
阿脾气有些燥,母亲性子随了她,母女时常擦出火花而争吵。吵完阿总要哭上几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时就哭,哭声不高,也没有悲戚,到是有点像在吟唱,声声呼叫死归(死了)的伊(母亲),要那死归的伊带她走,反反复复那么几句。一吵架就说分家,有时还要闹着喝农药,家始终没有分成。
我们长大了,哥哥、姐姐各自成家离开了村子,弟弟去遥远的外省上学。我在省城做工,离家近便经常回家,总看到阿坐在门口,孤独地倚着门槛,呆滞的目光望着远方。阿常抱怨母亲让我们去了天远地远的地方,村里人祖祖辈辈不离开家,老人们享受着儿孙满堂的热闹,而阿却只剩下孤寂。
在一个寒冷的傍晚,我踽踽(音举)行在北平冰冻的街头,父亲来电话,说阿走了。阿嫁在邻村的孙女拿来些吃的,却唤不醒睡着的阿,阿公说刚刚还起来上过厕所,一探鼻息,已经西去,无疾而终,享年88岁。
后记
老家将已婚妇女叫“堂客”,她们除了生儿育女,一生围着灶台转,足不出户,寡言少语 ……我的阿就是一个这样的堂客。
作者:王瑜
2022年1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