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什么才是完美人格?
引言:
这一章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同一事物表面与实质的奥妙,也是老子所认为的完美人格。是怎样的外在人格表现?又是怎样的内在生命形态?
原文:(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河上公本作:加“大赢若拙”)。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课前思考:
1、拥有缺点所能发挥的作用;
2、中国人从「月圆月缺」中领悟到的道理;
3、孔子一直放于身边的「人生警戒器」;
4、笨拙的中国雕塑为何能体现出大境界?
5、领导者为何保持内心的清静可以匡扶天下?
注释:
大成:原义为完整的乐曲,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九成完毕,称为大成。此处引申为最完美的事物。
弊:损坏,败坏。
穷:穷竭、穷尽。
讷:木讷,没有口才,不善说话。
正:主宰的意思。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存在着残缺,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显得空虚,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好似表现为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表现为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躁动克服寒冷,清静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成为天下的主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