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异一:水平体系表达差异
我家孩子钢琴十级,我家围棋五段,我们市级运动员。。。
打算这些写在活动列表,文书,还是简历里面。说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对方一脸的自豪。的确,我知道,这些级别,段位都是很不容易的,孩子要花很多力气才能打拼到。BUT, 我理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美国人脑子里根本没有钢琴十级,围棋五段,市级运动员之说。你这样表达对于美国人来说一头雾水,功效为零。
我朋友的美国孩子是钢琴高手,在上海的时候实在闲着无聊,我就带他到琴房练琴,一进去,琴声悠扬,情感投入,傍边的家长问他,你是不是表演级?答曰:不懂。人家问他,谁教的。答曰:学校音乐老师,余下自己喜欢练,算自学吧。最后承认,自己的确是学校高手,各类表演都会参加,简单,就是喜欢。
看出来了吧,美国人没有啥级别,啥等地,他们只有喜欢不喜欢。他们评判自己的标准不是级别,是能够表演,多大规模的表演,能表演能比赛,就是被认同。
所以说,中国的孩子一定要扭转思想,放弃这些级别概念,好好考虑下,你们这些技能在什么活动上体现过,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是你的真爱吗?用它做了啥?级别证书就收起来,留在国内吧。
差异二:对活动的认识
我家孩子爱漫画,没专业学,没啥奖就是天天在家瞎折腾。。。
我家孩子爱打游戏,说出来不好吧,坏习惯,骂都改不了,还能提?
这是非常常见的妈妈的话语,孩子没奖项,没学过,就只能算瞎折腾。但是如果孩子是真爱,还是可以放在活动和文书里面表现出来的,也可能孩子真心喜欢以后会成为他的专业相关方向。记住,活动就是要罗列你的真爱,不见得要你体现的你的专业度。这些你喜欢的活动,应该写上。打游戏是孩子常做的事情,有可能孩子打游戏写了游戏测评,找到了游戏BUG, 破解了游戏等等, 各种可能,别一把定义是坏的, 也可能孩子的创造性会体现在玩游戏里面, 和孩子好好聊聊,看有啥可以挖掘的。 南加大有游戏相关专业哦。
差异三:活动的表达
我做了公益,我做了科研,我有专利
中国很多孩子,做公益是为做而做,因为要出国,所以要做公益,因为要做公益,所以选了一个去做。客观事实估计的确是这样。但是如果真这么说,你就挂了。让孩子想想,有这么多公益活动,为何你偏偏选了这个,说明你还是有感悟,有真爱的。要说出自己的真爱,别兜出自己的功利心。
做科研,写了论文,总觉得水平烂,是的,高中生,水平肯定不高。但是要有自信,虽然稚嫩,但是肯定也有闪光的地方,也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为做而做。甚至于可以说出自己进一步的推断和想法,说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多好啊。总之还是一句话,真爱。
有专利,是好事,但是不能算完,很多中介机构都让孩子申请专利,然后在活动列表和各种表达上就一句话,我有啥啥啥专利。这样效果不好。如果被人怀疑作秀,那就更糟了。有专利,可以进一步说明,还有那些可以改进的,或者推广给哪些人或者企业,以及他们的认可度,等等。要深入,光说有专利就肤浅了。
差异四:自我认同
我只获得了三等奖,我们班其他孩子比我强,这是个团队奖项,我只是其中一员。
这是做头脑风暴,面试的时候,经常碰到孩子会说的话。我作为中国人,我知道孩子是谦虚,谦虚是美德。但是美国人不这么想的,这样的表达会给美国人带来你不自信的感觉。所以,无论在文书还是面试中,应该自信一点,我得奖了,其他人还没呢。我的团队获得奖项,我自豪,我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