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
仓央嘉措诗歌的背后

仓央嘉措诗歌的背后

作者: 文言明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05:40 被阅读0次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年轻时一度被仓央嘉措这首诗所折服,把他的诗歌列为与李煜和纳兰还有李叔同那样的超一流诗词的高度。四处搜寻这个雪山大师的诗歌,意欲一读为快。

慢慢的,他的那些犹如青蔵高原的明珠,照亮无数人的眼睛,深入人心的诗歌,也走进了我的心田。也曾经模仿着写下了不少诗歌,内蒙古高原的粗旷和博大,黄河岸边的凄美和徘徊,还有那些终究无法实现的心愿,都在我的笔下流淌过。

同时,又看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和文章,认真思考,才明白仓央嘉措诗歌的背后,站着无数让人敬佩的文学家翻译家,那些或许只是我认为默默无闻的人,不断锦上添花,终于让仓央嘉措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成为诗词花园里盛开的一朵奇葩。

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两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吸引我的。不知道谁这样写他的,反正读到这里,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自己不会表达,所以就借着用,能表明自己的想法,而且是非常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实,到后来喜欢仓央嘉措诗歌,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的传奇经历,了解越多,就越能感觉出来不一样的东西。尤其是在读过他的传记后,一个更真实,立体全面的,有血有肉的仓央嘉措,渐渐地在我的脑海里清晰了。

我本身就对宗教有着特别大的兴趣,又认为雪域高原信奉者是世间最虔诚的。而仓央嘉措的诗歌,极富宗教意味,与其他诗歌有不同的味道,虔诚的信仰与含蓄暧昧的情感相结合,让我欲罢不能。

准确地说,我们现在读到仓央嘉措的诗歌,都是由藏文翻译而来的。许多人认为,原来仓央嘉措的诗歌,都是宗教道歌,是翻译者赋予了新的内容,二次或者多次创作,这才让他的诗歌成了令人倾倒的情歌。例如,本文开头那首情诗,据说仓央嘉措只写了前面两句,后面两句是曾缄翻译的,确切地说,于道泉先生最早翻译的是白话,比如,同样是前面两句,于道泉先生翻译的是“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云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而曾缄翻译的确实带走古诗词性质的“曾虑多情损梵行”。这样就更接近汉语里的诗词,也更让我们喜欢。

翻译大家历来不被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所重视,比如,当我们提到《飞鸟集》的时候,想到的总是世界著名大诗人,印度的泰戈尔,很少有人去想到他的翻译者,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而《飞鸟集》的最早翻译者可能就是郑振铎,在他的后面,还有许多翻译家对这本诗集做了翻译,到现在已经生发出200多种不同的译本。

仓央嘉措的诗歌也是这样,《仓央嘉措诗集》有多种版本流传市面,最好的我认为就是曾缄先生,虽然说他只是翻译了绝句部分,有些并不是他翻译的,但是我就是认为他的水平最高,最让我喜欢。这也许跟他翻译出来的东西,还有他的经历与为人有关吧。

《仓央嘉措诗集》我还没有买到,到手的一本是《仓央嘉措诗传》。这里面也有不少他的诗歌,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他的传记,厘清了时代的脉络,认真探研了仓央嘉措的内心世界,对我们了解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应该说,仓央嘉措的诗歌,凝聚了无数大家的心血,才让这些诗歌走向了诗歌的巅峰。就跟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一样,每个人都知道他的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可开篇词却是后人加上去的。但是丝毫也不会让《三国演义》从巅峰落下。而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也是这样。他的诗歌是人间最美的诗歌,他是雪域之王,亦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二十四岁短暂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雪域高原宗教的神圣,各个教派之间的诡谲倾轧,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他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却让人感叹。

据说,在他最后的时间里,在碧波荡漾凄冷无奈的青海湖畔,只有一条被他从小养到老的黄狗陪伴着他,这条黄狗,他养了十六年,老的都快不能动了。

……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仓央嘉措诗歌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qz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