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与吾友偶遇,她亦是老师,其面露得意之色:“暑假将至,我等为学生辛苦数月,暑期可好好陪伴自家小儿,想来便开心不已。”
然昨日吾至其家,友正啜泣如风中瑟瑟之鸟,其子坐地嚎啕大哭,如有窦娥之冤难以平复。余上前问其故。友遂娓娓道来。
暑假伊始友与子共同健身,一起阅读,因友时间充裕,也常常做美食与子共享,可谓母慈子孝,一派祥和。
而好景不长,友渐渐发现,其子做作业时而拖沓,对家务等事也毫不用心,友劝诫数次,效果甚微,友常戚戚焉。
母子之争爆发始于昨日,子去某特长班学习,母待之,适巧此教室外装有大电视,所有学子动态家长皆可尽收眼底。
初,子端坐,如学习状,友内心平静若水,不禁感叹,吾子进步矣,知学习之重,为母甚是欣慰。而不过十分钟,子趁老师不备,时而托腮冥想其他,时而左顾右盼。
又过几分钟,子偷偷拿出一小玩具在桌下把玩,师所授,子皆抛入九霄云外也。
此时,友已气愤不已,顿觉胸闷气短,恨不能冲入教室,怒喝其子。然理智终究控制住友的行动。
待子出来,友拽子归家,才有最初之母泣子哭一幕。
母大诉其苦:自暑假开始,吾全心开启陪读模式,放下所有自己所爱之事,一心为儿学业着想,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不敢有半点疏忽。然换回你无知小儿不求上进、视学习如儿戏,偶良心何在?
儿亦愤愤然,虽在假期,余奔波与各种辅导班之间,偶尔在家,被母所留各科学习任务折磨到甚是不堪,与原先在学校之忙碌有过之而无不及。吾之假期,何在焉?
友之良苦用心,吾甚是理解,友在其所教领域为佼佼者,多年要强性格使其不能接受儿子的平庸;加之本为老师,见优秀学生无数,若自家之子不如人,尤其恨之。
近日,我读妹送我龙应台之三部曲,读到如此一段话,联系吾友之事,感悟至深。
“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成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他妈的不容易啊!”
天下母爱子之心皆若此,每时每刻劳神费心,不敢倦怠,大抵是爱子心切,不甘放手。
母子一场,实属不易,若终日心存罅隙,则即便是旁观者也会扼腕叹息,本是天下最该亲近之情,何苦走到今天这般田地。
友倾诉毕,也察觉到己之过,言子正逢假期,应适当让其放松休息;子亦露羞赧色,感恩其母爱己之深,更当奋起努力。
余观母子和好如初,心生欢喜,愿友与其子共享美好假期,其乐融融,则令外人也不禁称道也!
晓方:俩个娃的妈,从教近二十年,喜欢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认为读和写是释放自己的最好方式。相信坚持的力量,愿意通过不断努力遇见最好的自己和邂逅最美的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