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怀进鹏部长在202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
这次培训中,有机会聆听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崔宝师司长的报告《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他从“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美育的重要论述,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增强落实五育并举的思想自觉”“理念——大力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行动——大力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健康工作,真抓实干,促进学生学生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他列举了众多国家、众多教育大家、历代伟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及重要理论,证明了“深刻认识健康第一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从“保证锻炼时长、提高锻炼质效、优化赛事活动、改进监测评价、强化条件保障”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加强健康学校建设。讲述清楚,要求明确,措施适当。
听后很是振奋。因为在近几年,学校里陆续出现身心不健康的孩子,而且比率逐年提升且幅度较大。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人,深深地为此着急。就在昨天,一位长者的“一个体育老师顶十个心理老师”给我极大的心理认同。可是,当下的过分追求分数的内卷教育现状,又令人十分担忧。
如何高效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司长的报告,理念明确,可操作性极强。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践行司长理念,继续做好我们已经做的,创新开展体育活动,建设健康学校。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保障体育锻炼时长,创新校内各锻炼一小时活动安排。
1.每天校内至少一个半小时体育锻炼。每天每班开设一节体育课时长一小时的体育课。发挥体育老师专业特长,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排球、武术、啦啦操、体育舞蹈等专业体育课。体育课实行专业走班制,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课程,每天进行一小时专业体育锻炼,学习专业体育技能。每学期一调换课程,保证学生小学六年里既能各专业均能接触,又能坚持一项体育最爱,形成自己的体育特长。每天第一节课开设体育课,学生在充分运动分泌多巴胺后,再上文化学科,还能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实现越锻炼越聪明、越锻炼越健康。
每天有半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全体同学走进阳光下,做广播体操、特色操,放松身心,训练协作。
2.以健步小达人达标引领每天校个锻炼一小时。为落实教育部“每天校内外各锻炼一小时”要求,2023年4月开始,我们开展步行上放学活动,并以健步小达人的达标申报为依托,督促这一活动的开展。活动开展实施一年多来,区域内的同学每天步行上放学,一日步行远超过7200步,保证步行时间在1小时以上,既锻炼了身体,更养成了规划上放学时间的好习惯,还缓解了学校上放学时拥挤堵车的问题。
二、宣传健康第一理念,引领家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理念的落实,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1.宣传体育锻炼理念。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健康第一坚持锻炼的理念,让家长理念深入每位心中,自觉转化为行动,然后带领、督促孩子锻炼起来。
2.举办赛事,引领家长发现锻炼价值。学校通过校园体育节、队列队形比赛、班级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比赛活动,组队参加上级各项比赛活动,用比赛成绩优胜者现身说法,打消家长顾虑,让运动成为学生的崇尚,引领家长发现体育的价值,敦促学生运动。
三、多举措提升锻炼质效。
通过邀请专业培训机构的教练来学校做兼职体育教练,举办各项校级赛事,与兄弟学校举行联谊赛,提升学生的锻炼热情与锻炼价值感,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价值,培养健康的身心。
让运动成为时尚,是接下来我们在健康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举措。
网友评论